中国古典诗学“淡”范畴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淡”范畴的综合阐说 | 第9-11页 |
第一章 古典诗学“淡”论的孕育与产生 | 第11-18页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第11-13页 |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 第13-15页 |
·“淡兮无味,用之不既”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古典诗学“淡”论的凸现与初步发展 | 第18-24页 |
·陶渊明诗文中所体现出的“淡”思想 | 第18-20页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淡”论 | 第20-24页 |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 | 第20-22页 |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古典诗学“淡”论的铺开与再度彰显 | 第24-30页 |
·概说(盛唐以前尚丽,中唐以后发生转变) | 第24-26页 |
·杜甫诗文中所体现出的“淡”思想 | 第26-27页 |
·司空图诗论对“淡”的论说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古典诗学“淡”论的兴盛与成熟 | 第30-35页 |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 第30-31页 |
·“发纤秾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 第31-33页 |
·“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古典诗学“淡”论的延伸与完善 | 第35-45页 |
·明人论“淡” | 第35-40页 |
·“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 | 第35-37页 |
·情景俱工,辞淡意浓 | 第37-40页 |
·清人论“淡” | 第40-45页 |
·“笔墨之清旷,心地之淡远” | 第40-42页 |
·“纯淡则无味,纯朴则近俚” | 第42-45页 |
第六章 古典诗学“淡”的两个二级范畴的考察 | 第45-49页 |
·说“平淡” | 第45-47页 |
·说“冲淡”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