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岸渠道高边坡渗流分析与渗控措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渗流计算方法研究 | 第10-12页 |
| ·渗流控制措施研究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2 工程概况与主要地质条件 | 第15-22页 |
| ·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 ·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22页 |
|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 ·地层岩性 | 第17-18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20页 |
| ·边坡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与渗流参数 | 第20-22页 |
| 3 渗流控制措施简述 | 第22-28页 |
| ·施工期渗控措施 | 第22-23页 |
| ·初设阶段渗控措施 | 第23-25页 |
| ·深井排水措施 | 第25-26页 |
| ·排水洞措施 | 第26-28页 |
| 4 渗流计算分析 | 第28-60页 |
| ·渗流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 ·有自由面非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 | 第28页 |
|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 ·流量计算 | 第31页 |
| ·典型渠段的选择 | 第31-33页 |
| ·施工期渗流分析 | 第33-40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 ·现状地下水状态 | 第34-35页 |
| ·后期开挖深井排水方案 | 第35-39页 |
| ·后期开挖排水沟排水方案 | 第39-40页 |
| ·完建期和运行期渗流分析 | 第40-60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 ·补给边界的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 ·水平排水孔的作用 | 第45-46页 |
| ·完建期设计排水体系排渗效果 | 第46-51页 |
| ·正常运行期设计排水体系排渗效果 | 第51-52页 |
| ·渠底排水边界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检修期渗控作用分析 | 第53-55页 |
| ·复合土工膜缺陷渗漏量计算 | 第55页 |
| ·利用施工期降水井 | 第55页 |
| ·排水洞方案 | 第55-60页 |
| 5 降排水方案措施研究 | 第60-67页 |
| ·施工期降水方案研究 | 第60页 |
| ·运行及检修期降排水方案研究 | 第60-65页 |
| ·常用的地下水排水方式 | 第60-61页 |
| ·穿黄工程南岸渠道地下水排水方案简述 | 第61-63页 |
| ·方案特点 | 第63-64页 |
| ·方案投资 | 第64-65页 |
| ·各方案比较 | 第65页 |
| ·运行期水位观测井的设置和观测建议 | 第65-66页 |
| ·施工期降水井的布置 | 第65页 |
| ·运行期地下水位观测井的设置 | 第65-66页 |
| ·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建议 | 第66页 |
| ·深排水孔的优化布置方案研究 | 第66-67页 |
| 6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