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熔盐生产氧化铝过程硅组份物理化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0 前言 | 第15-17页 |
1 氧化铝生产技术发展 | 第17-33页 |
·铝土矿 | 第17页 |
·氧化铝生产方法 | 第17-18页 |
·酸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碱法生产氧化铝 | 第18页 |
·电热法生产氧化铝 | 第18页 |
·氧化铝生产技术现状 | 第18-22页 |
·世界氧化铝生产技术 | 第18-19页 |
·中国氧化铝生产技术现状 | 第19-22页 |
·一水硬铝石矿强化溶出工艺进展 | 第22-26页 |
·选矿拜耳法 | 第22-24页 |
·石灰拜耳法 | 第24-25页 |
·强化烧结法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亚熔盐技术在氧化铝生产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亚熔盐技术基础 | 第26-28页 |
·亚熔盐氧化铝工艺 | 第28-29页 |
·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 | 第29-33页 |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关键问题 | 第29-33页 |
2 铝土矿中硅酸盐组分的溶出行为 | 第33-63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页 |
·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低品位铝土矿的选择 | 第36-38页 |
·低品位铝土矿成分分析 | 第36页 |
·低品位铝土矿物相分析 | 第36-38页 |
·硅矿物形貌分析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硅酸盐溶出行为研究 | 第38-59页 |
·溶出时间对过程的影响 | 第39-42页 |
·氧化钠浓度对溶出的影响 | 第42-47页 |
·溶出反应温度对溶出的影响 | 第47-52页 |
·溶液苛性比对溶出的影响 | 第52-55页 |
·二氧化硅浓度对溶出的影响 | 第55-59页 |
·铝硅溶出动力学研究 | 第59-61页 |
·硅溶出反应动力学 | 第60页 |
·铝溶出反应动力学 | 第60-61页 |
·铝硅溶出动力学比较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3 河南中低品位铝土矿硅溶出抑制研究 | 第63-79页 |
·引言 | 第63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63-64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研究方法 | 第64页 |
·分析方法 | 第64页 |
·矿物成分分析 | 第64-65页 |
·巩义矿的亚熔盐溶出 | 第65-67页 |
·溶出过程中硅抑制研究 | 第67-77页 |
·二氧化硅浓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原料配比对溶出的影响 | 第69-71页 |
·降温析出对硅抑制的影响 | 第71-77页 |
·溶出抑制方法比较 | 第77-79页 |
4 铁酸盐系脱硅剂合成及其脱硅过程热力学研究 | 第79-99页 |
·引言 | 第79页 |
·相关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 | 第79-80页 |
·铁酸盐脱硅剂合成热力学计算 | 第80-88页 |
·水合铁石榴石合成热力学 | 第80-84页 |
·碳铁酸钙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84-85页 |
·硫铁酸钙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85-88页 |
·铁酸盐脱硅剂脱硅反应热力学分析 | 第88-96页 |
·脱硅反应的确定 | 第88-89页 |
·钙铁硅石榴石Gibbs自由能计算 | 第89-91页 |
·脱硅反应中离子Gibbs自由能计算 | 第91-93页 |
·脱硅反应Gibbs自由能计算 | 第93-96页 |
·脱硅剂选择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5 水合碳铁酸钙合成研究 | 第99-123页 |
·引言 | 第99页 |
·合成原理和主要反应 | 第99-100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00-101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00-10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页 |
·分析方法 | 第101页 |
·水合碳铁酸钙制备研究 | 第101-111页 |
·合成时间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合成温度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合成液固比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氧化钙粒度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合成HCFC时搅拌速率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单因素试验研究小结 | 第111页 |
·水合碳铁酸钙合成的正交试验研究 | 第111-117页 |
·正交试验表的确定 | 第111-113页 |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 第113-117页 |
·水合碳铁酸钙表征 | 第117-120页 |
·水合碳铁酸钙化学成分 | 第117页 |
·水合碳铁酸钙热分解特征 | 第117-118页 |
·水合碳铁酸钙IR特征 | 第118页 |
·水合碳铁酸钙XRD特征 | 第118-119页 |
·水合碳铁酸钙形貌特征 | 第119-120页 |
·水合碳铁酸钙脱硅机理初探 | 第120-121页 |
·脱硅反应前后物相XRD图谱 | 第120页 |
·脱硅反应前后物相FTIR图谱 | 第120-121页 |
·小结 | 第121页 |
·总结 | 第121-123页 |
6.水合碳铁酸钙脱硅工艺研究 | 第123-149页 |
·引言 | 第123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23-124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23-12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4页 |
·分析方法 | 第124页 |
·水合碳铁酸钙脱硅工艺研究 | 第124-142页 |
·反应时间对脱硅的影响 | 第125-130页 |
·水合碳铁酸钙用量对脱硅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反应温度对脱硅的影响 | 第131-135页 |
·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 第135-138页 |
·溶液苛性比对脱硅的影响 | 第138-141页 |
·原液硅量指数对脱硅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水合碳铁酸钙脱硅过程动力学 | 第142-145页 |
·概述 | 第142页 |
·实验结果 | 第142-143页 |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及参数估计 | 第143-145页 |
·脱硅过程机理探讨 | 第145-146页 |
·脱硅过程中HCFC的分解 | 第145-146页 |
·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 第146页 |
·小结 | 第146-149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149-153页 |
·主要结论 | 第149-150页 |
·展望 | 第150-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1页 |
附录个人简历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