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新疆地处中亚-蒙古斑岩铜矿成矿域腹地,是寻找大型斑岩铜矿的有利地区 | 第13-14页 |
|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能够为矿产资源勘查及成矿预测提供重要信息 | 第14-15页 |
|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遥感技术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实施方案 | 第19-20页 |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认识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区域成矿背景 | 第21-32页 |
|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 第21-27页 |
| ·地层建造 | 第21-23页 |
| ·地质构造格架 | 第23-26页 |
| ·地质构造演化过程 | 第26-27页 |
|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7-30页 |
| ·区域磁场特征 | 第27-28页 |
| ·区域布格重力场特征 | 第28-29页 |
| ·区域地球物理与斑岩铜矿关系 | 第29-30页 |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31页 |
| ·丰度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第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新疆北部主要斑岩铜矿带成矿条件 | 第32-67页 |
|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区带划分 | 第32页 |
| ·北准噶尔哈腊苏-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 | 第32-50页 |
| ·成矿带地质背景 | 第32-35页 |
| ·典型矿床-哈腊苏斑岩铜矿 | 第35-47页 |
| ·成矿条件分析 | 第47-50页 |
| ·东天山土屋-赤湖斑岩铜矿带 | 第50-56页 |
| ·成矿带地质背景 | 第50-54页 |
| ·典型矿床----土屋铜矿 | 第54-56页 |
| ·成矿条件分析 | 第56页 |
| ·西天山松树沟-玉希莫勒盖斑岩铜矿带 | 第56-66页 |
| ·成矿带地质背景 | 第56-59页 |
| ·典型矿床-松树沟 | 第59-64页 |
| ·成矿条件分析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四章 斑岩铜矿遥感控矿信息提取机理研究 | 第67-83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斑岩铜矿遥感控矿信息提取的地质基础 | 第67-69页 |
| ·构造影像特征 | 第67-68页 |
| ·斑岩体影像特征 | 第68页 |
| ·斑岩铜矿蚀变岩类型及分带 | 第68-69页 |
| ·斑岩铜矿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的物理学基础 | 第69-75页 |
| ·矿物光谱特征 | 第69-74页 |
| ·蚀变岩光谱特征 | 第74-75页 |
| ·图像增强及信息提取 | 第75-82页 |
| ·图像增强处理 | 第75-77页 |
| ·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第77-82页 |
| ·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五章 东天山土屋-赤湖斑岩铜矿带遥感控矿信息提取 | 第83-102页 |
| ·地理概况及遥感数据 | 第83-84页 |
|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第84-87页 |
| ·影像合成及特征 | 第84页 |
| ·线形、环形构造解译 | 第84-86页 |
| ·侵入岩解译 | 第86-87页 |
| ·典型矿床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 | 第87-92页 |
| ·波谱测量仪及软件介绍 | 第87-88页 |
| ·蚀变矿物波谱测试 | 第88-92页 |
| ·土屋-赤湖斑岩铜矿带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 第92-100页 |
|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方法选择 | 第92-94页 |
|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 第94-97页 |
| ·土屋-延东斑岩铜矿蚀变遥感异常查证 | 第97-100页 |
| ·成矿远景区优选 | 第100-101页 |
| ·小结 | 第101-102页 |
| 第六章 北准噶尔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遥感控矿信息提取 | 第102-122页 |
| ·地理概况及遥感数据特征 | 第102-103页 |
|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第103-106页 |
| ·影像合成及解译标志 | 第103-104页 |
| ·线形、环形构造解译 | 第104-106页 |
| ·典型矿床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 | 第106-113页 |
| ·波谱测量仪及软件介绍 | 第106-107页 |
| ·蚀变矿物波谱测试 | 第107-113页 |
|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 第113-1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3-114页 |
| ·多源数据处理 | 第114-115页 |
| ·知识发现 | 第115-117页 |
| ·基于层次分类(知识)的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 | 第117页 |
| ·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查证及远景区优选 | 第117-121页 |
| ·小结 | 第121-122页 |
| 第七章 西天山斑岩铜矿带遥感控矿信息提取及方法对比 | 第122-132页 |
| ·地理概况及位置 | 第122页 |
| ·研究思路与步骤 | 第122-123页 |
| ·图像获取及特征分析 | 第123页 |
| ·图像获取 | 第123页 |
| ·图像特征分析 | 第123页 |
| ·遥感与化探综合分析圈定矿化带 | 第123-129页 |
| ·DEM 数据获取及三维影像合成 | 第123-124页 |
| ·遥感解译 | 第124-127页 |
| ·综合解译及远景区优选 | 第127-129页 |
| ·不同景观区斑岩铜矿遥感找矿方法对比 | 第129-131页 |
| ·不同景观区的遥感找矿方法对比 | 第129-130页 |
| ·新疆斑岩铜矿遥感找矿方法流程 | 第130-131页 |
| ·小结 | 第131-132页 |
| 第八章 结语 | 第132-135页 |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第132-133页 |
| ·存在问题 | 第133页 |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133-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1-142页 |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