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我国太阳能资源概况 | 第13-14页 |
·太阳能利用技术 | 第14-15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课题的创新工作 | 第18-19页 |
2 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简介 | 第19-22页 |
·系统部件构成和运行原理 | 第19-20页 |
·系统主要运行模式 | 第20-21页 |
·系统主要优势 | 第21-22页 |
3 光伏蒸发器数值模拟 | 第22-51页 |
·光伏蒸发器结构简介 | 第22页 |
·光伏蒸发器的数学模型 | 第22-29页 |
·蒸发器的能量守恒模型 | 第23-27页 |
·制冷工质的流动传热模型 | 第27-29页 |
·其他辅助参数计算公式 | 第29-32页 |
·太阳辐射模型 | 第29-30页 |
·制冷剂与管壁的对流换热系数 | 第30-32页 |
·制冷剂两相区的摩擦压降 | 第32页 |
·光伏蒸发器模型的求解 | 第32-36页 |
·数学模拟的模型选择 | 第32-33页 |
·光伏蒸发器仿真算法 | 第33-36页 |
·数值模拟的结果及分析 | 第36-49页 |
·相关参数和计算公式 | 第36-39页 |
·已知条件对出口焓值的影响 | 第39-44页 |
·全天逐时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数值模拟 | 第51-77页 |
·压缩机数学模型 | 第51-54页 |
·制冷剂流量计算模型 | 第52-53页 |
·输入功率计算模型 | 第53页 |
·温度计算模型 | 第53-54页 |
·压缩机仿真算法 | 第54页 |
·冷凝器数学模型 | 第54-61页 |
·模型的基本说明 | 第55-56页 |
·冷凝器制冷剂侧模型 | 第56-58页 |
·冷凝器冷却水侧换热模型 | 第58-59页 |
·冷凝器仿真算法 | 第59-61页 |
·电子膨胀阀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制冷剂R22热物性计算模型 | 第62-66页 |
·饱和态R22热物性计算模型 | 第63-65页 |
·过热态R22热物性计算模型 | 第65-66页 |
·PV-SAHP系统模型求解 | 第66-68页 |
·数值模拟的结果及分析 | 第68-75页 |
·相关参数和计算公式 | 第68-70页 |
·冷凝功率 | 第70-71页 |
·压缩机耗功 | 第71-72页 |
·热泵性能系数 | 第72-73页 |
·系统光伏功率 | 第73-74页 |
·系统光伏效率 | 第74-75页 |
·系统光电光热综合性能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光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经济性分析和环境效益评价 | 第77-89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77-86页 |
·经济性分析评价指标 | 第77页 |
·经济性分析基本参数 | 第77-78页 |
·光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 第78-80页 |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 第80-82页 |
·锅炉供热水系统 | 第82-83页 |
·几种系统热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83-86页 |
·环境效益评价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6 本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89-92页 |
·本文总结和创新性 | 第89-90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