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0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5-20页 |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 | 第15-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文献综述 | 第20-31页 |
|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22页 |
|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学派 | 第22-27页 |
|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 第27-3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 ·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 ·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第34-36页 |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4-35页 |
| ·创新点与特色 | 第35-36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36-40页 |
| 第二章 国际矿业经济与铜业发展趋势研究 | 第40-85页 |
| ·国际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 第40-53页 |
| ·矿业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和未来的主流,云铜集团挤入国际行列 | 第40-42页 |
| ·全球矿业产业集约度迅速提高 | 第42-45页 |
| ·跨国矿业公司核心竞争力迅速形成,成为云铜集团同行竞争对手 | 第45-46页 |
| ·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将矿山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 第46-48页 |
| ·保护性的矿业税收政策 | 第48-51页 |
| ·国外矿业投资政策 | 第51-53页 |
| ·铜工业发展趋势 | 第53-71页 |
| ·世界铜工业状况 | 第53-60页 |
| ·铜工业产销状况 | 第60-66页 |
| ·铜工业的发展趋势 | 第66-71页 |
| ·智利铜产业结构与发展现状 | 第71-83页 |
| ·概况 | 第72-73页 |
| ·矿业发展 | 第73-79页 |
| ·智利铜产业发展概况 | 第79-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三章 我国铜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85-119页 |
| ·空间链和企业链分析 | 第86-92页 |
| ·铜矿资源的空间分布概况 | 第86-89页 |
| ·铜生产企业概况与铜业上市公司企业链 | 第89-92页 |
| ·供需链分析 | 第92-109页 |
| ·矿床类型及其对我国铜矿业开发的制约 | 第92-95页 |
| ·铜矿资源质、量对产出的制约 | 第95-100页 |
| ·我国铜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第100-102页 |
| ·铜精矿供应紧张,铜精矿供应链与冶炼生产需求链间矛盾突出 | 第102-103页 |
| ·下游主要消费行业发展与需求分析 | 第103-105页 |
| ·我国自给铜矿供给情况分析 | 第105-107页 |
| ·铜进出口贸易分析 | 第107-109页 |
| ·铜资源进口依赖严重 | 第107-108页 |
| ·铜的终端产品出口高增长 | 第108-109页 |
| ·价值链分析 | 第109-116页 |
| ·世界铜加工中心向中国转移,但价值链效益差,环境代价高 | 第109-112页 |
| ·铜产业价值链与交易成本 | 第112-115页 |
| ·高铜价正在悄然改变铜加工业的产业结构 | 第115-116页 |
| ·骨干铜冶炼企业继续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发展趋势分析) | 第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9页 |
| 第四章 云南省区域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链研究 | 第119-171页 |
| ·云南省资本市场建设 | 第119-121页 |
| ·云南省铜资源分布与铜产业集中度 | 第121-125页 |
| ·云南省铜产业链 | 第125-131页 |
|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功能结合的“二元产业组织结构” | 第125-128页 |
| ·云南省铜矿资源潜力 | 第128-131页 |
| ·云南铜产业区位与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第131-136页 |
| ·云南省具有地缘经济优势 | 第131-133页 |
| ·铜矿山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 | 第133页 |
| ·矿山接替资源能力开始增强 | 第133-134页 |
| ·核心企业集团与资本市场开始对接 | 第134-136页 |
| ·铜产业发展外部社会环境好 | 第136页 |
| ·云南省铜资源经济位置实证研究 | 第136-163页 |
| ·RSOMP分析方法 | 第136-139页 |
| ·企业集团公司研究 | 第136-138页 |
| ·RSOMP分析方法的提出 | 第138-139页 |
| ·云南省“二元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实践 | 第139-163页 |
| ·云铜集团RSOMP分析 | 第139-155页 |
| ·云锡集团RSOMP分析 | 第155-163页 |
| ·云南省铜产业与相关产业集群 | 第163-169页 |
| ·地质勘探 | 第163-164页 |
| ·水/电/煤能源 | 第164-165页 |
| ·科研和人才队伍 | 第165页 |
| ·道路交通和物流运输 | 第165-166页 |
| ·矿业旅游和旅游工艺品 | 第166-169页 |
| ·矿业旅游 | 第166-167页 |
| ·传统工艺铜制品 | 第167-1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9-171页 |
| 第五章 云南省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 | 第171-227页 |
| ·对铜产业价值链涵义、节点与可交易产品的界定 | 第171-186页 |
| ·产业价值链概述 | 第171-173页 |
| ·交易成本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第173-174页 |
| ·铜产业价值链节点划分与可交易产品 | 第174-180页 |
| ·云南省铜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式 | 第180-186页 |
| ·铜资源储量和铜矿业权可供性与交易潜力分析 | 第186-193页 |
| ·云南省铜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 | 第186-192页 |
| ·一些铜矿山面临铜资源开采枯竭问题 | 第188页 |
| ·云南省危机铜矿山找矿实证 | 第188-192页 |
| ·云南铜矿山资源潜力 | 第192-193页 |
| ·云铜集团下属矿业公司内部产业结构 | 第193-211页 |
|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 第194-200页 |
| ·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第200-204页 |
| ·云南星焰有色金属股份公司 | 第204-206页 |
| ·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 | 第206-209页 |
|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第209-211页 |
| ·云南铜矿山企业运行机制的动态SCP实证分析 | 第211-224页 |
| ·SCP分析方法 | 第211-214页 |
| ·动态SCP分析实例 | 第214-224页 |
| ·金沙公司投资体制改革 | 第214-216页 |
| ·投资体制改革前后的SCP分析对比 | 第216-217页 |
| ·投资体制改革后的矿山地质找矿成果 | 第217-219页 |
| ·投资体制改革后的技术创新实例分析 | 第219-222页 |
| ·投资体制改革前后的动态SCP分析研究 | 第222-223页 |
| ·金沙公司动态SCP分析的思考 | 第223-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4-22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227-231页 |
| ·结论 | 第227-230页 |
| ·建议 | 第230-231页 |
| 致谢 | 第231-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3-238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238-239页 |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和有关会议列表 | 第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