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写说明 | 第12-13页 |
子宫复旧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 子宫复旧与生殖机能恢复 | 第13-16页 |
·奶牛产后正常发情周期重建 | 第13-14页 |
·奶牛产后子宫的复旧 | 第14-15页 |
·体积缩小 | 第14页 |
·组织丧失 | 第14-15页 |
·组织修复 | 第15页 |
·影响子宫复旧的因素 | 第15-16页 |
·生殖激素对子宫复旧的影响 | 第15-16页 |
·哺乳或挤奶 | 第16页 |
·疾病 | 第16页 |
·其他 | 第16页 |
2 子宫复旧的监控方法 | 第16-19页 |
·形态学观察 | 第17页 |
·组织学检查 | 第17页 |
·B-型超断层扫描 | 第17-18页 |
·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18页 |
·组织化学技术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试验研究 | 第20-4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药品 | 第20页 |
·清宫药的制备方法 | 第20页 |
·清宫药煎剂的制备 | 第20页 |
·清宫药粉刺的制备 | 第20页 |
·洛氏液的制备 | 第20页 |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1-25页 |
·小鼠子宫离体收缩试验 | 第21-24页 |
·试验装置的准备 | 第21页 |
·怀孕期、模拟发情期小白鼠分组 | 第21-22页 |
·分娩后小白鼠分组 | 第22-24页 |
·临床药效试验 | 第24-25页 |
·试验分组及投药 | 第24页 |
·奶牛血清采集 | 第24页 |
·测定血清 | 第24页 |
·子宫内容物采集 | 第24页 |
·细菌计数处理 | 第24-25页 |
·观测指标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试验结果 | 第25-37页 |
·怀孕期、模拟发情期投服清宫药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分娩后不同时期投服清宫药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的影响 | 第26-29页 |
·奶牛分娩后六天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 | 第29页 |
·清宫药对奶牛分娩后子宫内细菌数总数的抑制效果 | 第29-33页 |
·清宫药对奶牛分娩后子宫生殖机能恢复的影响 | 第33-37页 |
4 讨论 | 第37-42页 |
·怀孕期、模拟发情期投服清宫药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确定清宫药对分娩后的小鼠的离体子宫收缩力影响最强时期 | 第38-39页 |
·奶牛分娩后六天内雌、孕激素水平的消涨 | 第39页 |
·清宫药对奶牛分娩后子宫内细菌数总数的抑制效果 | 第39-41页 |
·清宫药对奶牛分娩后子宫生殖机能恢复的影响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图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