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腐秆剂对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 国内外水稻种植的情况第9-10页
 2 农田水稻秸秆所引发的问题第10页
 3 国内外水稻秸秆的利用方法和现状第10-17页
   ·农作物秸秆在工业和生产中的综合利用第12-13页
   ·农作物秸秆作为畜牧饲料第13-14页
   ·秸秆的还田利用第14-16页
   ·秸秆在能源及其他方面的利用第16-17页
 4 国内外用腐秆剂催腐水稻秸秆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腐秆剂简介第17-18页
   ·新型秸秆速腐剂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5 秸秆速腐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9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3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技术路线第20-23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3-31页
 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供试秸秆第23-24页
   ·供试腐秆剂第24页
 2 试验设计第24-26页
   ·确定氮源和腐秆剂最佳添加量的试验设计第24-25页
   ·秸秆腐解过程中颜色变化及扯断率的测定试验第25页
   ·腐秆剂加速腐解秸秆的试验设计第25-26页
   ·腐秆剂菌体和酶液分别对秸秆腐解速度影响的试验设计第26页
 3 实验仪器及药剂第26-27页
   ·实验仪器第26-27页
   ·实验药剂第27页
 4 指标测定及分析方法第27-31页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第27-28页
   ·半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第28页
   ·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28-29页
   ·微生物群落演替的研究第29-30页
   ·木质纤维素三组分的测定第30-31页
第三章 腐秆剂和氮源的最佳添加量及腐解过程中秸秆物理性质变化的测定第31-34页
 1 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腐秆剂和尿素添加量正交实验第31-32页
   ·腐解过程中秸秆颜色变化和扯断率的测定第32-33页
 2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腐秆剂对秸秆腐解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第34-42页
 1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的影响第34-35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中半纤维素酶的影响第35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中酚氧化酶的影响第35-36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中生物量的影响第36-38页
     ·细菌微生物量的变化第36-37页
     ·真菌微生物量的变化第37-38页
     ·放线菌微生物量的变化第38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木质纤维素三组分的降解率变化第38-40页
     ·纤维素降解率的变化第38-39页
     ·半纤维素降解率的变化第39-40页
     ·木质素降解率的变化第40页
 2 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腐秆剂中菌体和酶液对秸秆腐解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第42-50页
 1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微生物和酶的添加对稻草腐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的影响第42-43页
   ·微生物和酶的添加对稻草腐解过程中半纤维素酶的影响第43-44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中酚氧化酶的影响第44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中生物量的影响第44-46页
     ·细菌微生物量的变化第44-45页
     ·真菌微生物量的变化第45-46页
     ·放线菌微生物量的变化第46页
   ·添加腐秆剂对稻草腐解过程木质纤维素三组分的降解率变化第46-48页
     ·纤维素降解率的变化第46-47页
     ·半纤维素降解率的变化第47-48页
     ·木质素降解率的变化第48页
 2 小结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2页
 1 主要结论第50-51页
 2 创新点第51页
 3 不足之处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预测精度研究
下一篇:桑植县耕地土壤碳储量的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