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建筑材料论文

混凝土徐变对连续刚构桥预拱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预拱度设置的意义第10页
     ·影响预拱度的因素第10-11页
     ·预拱度设置的难点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混凝土徐变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预拱度设置的研究现状第14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混凝土徐变理论第16-20页
   ·混凝土徐变第16页
   ·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内部因素第16-17页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外部因素第17-18页
   ·混凝土徐变对桥梁结构的影响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徐变计算方法第20-32页
   ·线性徐变第20-21页
   ·徐变计算方法第21-25页
     ·有效模量法(EM 法)第21-22页
     ·老化理论(RC 法)第22-23页
     ·弹性徐变理论第23页
     ·弹性老化理论(RF 法)第23-24页
     ·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AEMM 法)第24-25页
   ·徐变的有限元分析法第25-28页
     ·基本假定第25页
     ·有限元法分析徐变的步骤第25-28页
   ·徐变系数计算模型第28-30页
     ·CEB-FIP 模型第28-29页
     ·ACI 模型第29页
     ·B-P 模型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各徐变计算模型的分析对比第32-56页
   ·工程背景及其有限元模型第32-35页
     ·工程背景第32-3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不同徐变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第35-49页
     ·不计徐变第35-38页
     ·中国规范(JGT D62-2004)模型第38-40页
     ·中国规范(JTJ 023-85)模型第40-43页
     ·美国 ACI 模型第43-46页
     ·欧洲 CEB-FIP 模型第46-49页
   ·各计算模型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第49-54页
     ·比较的原则与方法第49-50页
     ·实测数据的采集第50-51页
     ·结果对比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我国现行规范中徐变系数的影响参数分析第56-76页
   ·敏感性系数第57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第57-61页
   ·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第61-65页
   ·构件理论厚度的影响第65-70页
   ·加载龄期的影响第70-74页
   ·其他影响参数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页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4页
附录第84页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页
 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注施工过程索力优化研究及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下一篇:大纵坡竖曲线混凝土斜连续梁桥顶推受力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