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大气性质及大气结构论文--大气结构论文--平流层论文

平流层水汽与甲烷的分布和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前言第14-30页
   ·研究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重要性第14-16页
   ·平流层水汽的研究概况第16-22页
     ·平流层水汽的观测第16页
     ·平流层水汽分布特征的研究概况第16-18页
     ·平流层水汽季节变化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平流层水汽的年际变化研究概况第20页
     ·平流层水汽的长期变化及其原因的研究概况第20-22页
   ·平流层甲烷的研究概况第22-24页
     ·甲烷的来源及观测第22页
     ·平流层甲烷的分布及季节变化研究概况第22-23页
     ·平流层甲烷的年际变化研究概况第23-24页
     ·大气中甲烷的长期变化研究概况第24页
   ·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模拟研究第24-25页
   ·与水汽和甲烷研究有关的平流层其它重要过程第25-26页
   ·关于平流层水汽和甲烷尚待研究的问题第26-28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研究方法、资料和模式简介第30-40页
   ·HALOE资料简介第30-31页
   ·SCORATES模式简介第31-40页
     ·模式的物理学框架第32-34页
     ·模式中的辐射过程第34-38页
     ·模式的化学过程第38-40页
第3章 平流层大气中水汽和甲烷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第40-61页
   ·水汽和甲烷的分布特征第40-48页
     ·水汽和甲烷的垂直分布第40-43页
     ·水汽和甲烷的经向-高度分布第43-46页
     ·水汽和甲烷的纬向-高度分布第46-48页
   ·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变化趋势及其与O_3和温度变化的关系第48-54页
     ·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变化趋势第48-50页
     ·平流层O_3的变化趋势第50-51页
     ·平流层温度变化与臭氧、水汽和甲烷的关系第51-54页
   ·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变化与剩余环流和对流层顶温度的关系第54-59页
     ·甲烷与水汽的变化与剩余环流的关系第54-57页
     ·热带对流层顶温度变化对水汽的影响第57-59页
   ·本章总结第59-61页
第4章 我国(青藏高原)上空水汽和甲烷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第61-74页
   ·我国上空水汽和甲烷的垂直分布和变化趋势第61-63页
     ·我国上空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含量及垂直分布第61-62页
     ·我国上空水汽和甲烷的变化趋势第62-63页
   ·青藏高原上空水汽和甲烷的垂直分布和变化趋势第63-72页
     ·青藏高原上空H_2O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差异第64-67页
     ·青藏高原上空CH_4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差异第67-70页
     ·青藏高原上空水汽和甲烷的变化趋势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热带平流层水汽和甲烷的QBO特征第74-97页
   ·资料分析第74-81页
     ·水汽和甲烷多年纬向平均的垂直-经圈剖面第74-75页
     ·平流层高层水汽和甲烷混合比距平变化第75-76页
     ·赤道地区平流层水汽和甲烷混合比距平的高度—时间分布第76-78页
     ·水汽与甲烷的QBO与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和温度QBO的关系第78-79页
     ·水汽与甲烷的QBO与剩余环流的关系第79-81页
     ·水汽的QBO与热带对流层顶温度和高度的关系第81页
   ·水汽和甲烷QBO的数值模拟第81-95页
     ·模式中年平均的水汽和甲烷垂直-经圈剖面第82页
     ·模拟试验中纬向风、温度场和剩余垂直速度扰动随时间的变化第82-84页
     ·甲烷和水汽QBO的模拟结果第84-85页
     ·水汽QBO形成机理分析第85-92页
     ·甲烷QBO形成机理分析第92-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平流层水汽和甲烷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第97-131页
   ·平流层水汽对平流层长波辐射冷却率的贡献第98-99页
   ·平流层水汽变化的气候效应模拟第99-121页
     ·模拟试验1 结果分析第100-114页
     ·模拟试验2 结果分析第114-121页
   ·甲烷变化的气候效应模拟第121-127页
     ·甲烷对长波辐射冷却的贡献第121-123页
     ·甲烷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第123-127页
   ·本章总结第127-131页
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131-137页
   ·全文总结第131-135页
   ·论文的贡献和创新点第135-136页
   ·问题和展望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流层极涡异常及其对对流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有丝分裂期染色体分离过程中的细胞动力学的分子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