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学论文--热带气象论文

基于多平台观测西北太平洋海域上层生物物理过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个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研究背景第10-16页
     ·热带气旋第10-12页
     ·多尺度海洋物理过程的生态响应第12-16页
   ·研究现状第16-21页
     ·物理响应第17-19页
     ·生物响应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第23-36页
   ·SeaWiFS 和MODIS 及其水色数据产品第23-26页
     ·SeaWiFS 简介第24页
     ·MODIS 简介第24-26页
     ·水色数据产品第26页
   ·TRMM TMI 和AMSRE 及其SST 产品第26-29页
     ·TRMM TMI 简介第26-28页
     ·AMSR-E 简介第28-29页
     ·SST 数据产品第29页
   ·QuickSCAT 及其海面风场产品第29-31页
     ·QuickSCAT 简介第29-30页
     ·海面风场数据及埃克曼抽吸的计算第30-31页
   ·海表高度计卫星及其海表高度产品第31-32页
   ·Argo 浮标和巡航观测的剖面资料第32-34页
     ·Argo 浮标资料第32-34页
     ·巡航观测资料第34页
   ·热带气旋路径数据第34-35页
   ·黑潮路径数据第35-36页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沙漠海域上层生物物理过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第36-48页
   ·沙漠海域上层结构对热带气旋Tingting 的响应与反馈第37-44页
     ·热带气旋TingTing第37-39页
     ·热带气旋引起的上升流第39页
     ·混合层的响应第39-40页
     ·SST 和Chl-a 的响应第40-42页
     ·SSH 的响应第42-44页
   ·初步统计结果第44-46页
   ·本章小节第46-48页
第四章 日本南部黑潮海域上层生物物理过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第48-65页
   ·2004 年夏季日本南部热带气旋和黑潮大弯曲第50-56页
     ·2004 年夏季经过日本南部的热带气旋第50-51页
     ·气旋式中尺度涡在黑潮路径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第51-52页
     ·热带气旋南川和玛瑙影响黑潮大弯曲第52-54页
     ·气旋式中尺度涡在黑潮路径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第54-56页
   ·日本南部黑潮海域生物物理过程对2004 年夏季热带气旋的响应第56-64页
     ·上升流和海表高度的异常第56-58页
     ·SST 和Chl-a 的响应第58-61页
     ·响应机制的探讨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5-67页
   ·本论文主要成果第65-66页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第66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附录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表第75-7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结果与地面雨量计观测结果之比较
下一篇:与CME相关的日冕暗化的EUV观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