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场地微型桩基地震响应三维数值分析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试验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数值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21-2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论文研究路线 | 第22-23页 |
| ·论文框架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有限差分程序FLAC~(3D) 简介 | 第24-31页 |
| ·FLAC~(3D) 概述 | 第24-26页 |
| ·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FLAC~(3D) 优缺点 | 第25-26页 |
| ·土体本构模型和孔压模型 | 第26-27页 |
| ·摩尔-库仑模型 | 第26页 |
| ·Finn-Byrne 孔压应变模型 | 第26-27页 |
| ·FLAC~(~(3D)) 分析中常用边界和阻尼 | 第27-29页 |
| ·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局部阻尼 | 第29页 |
| ·FLAC~(3D) 分析流程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微型桩地震响应数值仿真模型 | 第31-39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31-33页 |
| ·边界条件 | 第33-34页 |
| ·输入地震波 | 第34-35页 |
| ·单元和节点数据的输出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61页 |
| ·模型A(垂直)解析结果 | 第39-50页 |
| ·自重解析 | 第39-40页 |
| ·地震解析 | 第40-50页 |
| ·三个模型桩响应对比分析 | 第50-54页 |
| ·桩身位移 | 第50-52页 |
| ·桩身弯矩 | 第52-54页 |
| ·超孔隙水压力 | 第54页 |
| ·不同地震强度下模型B(15°)响应分析 | 第54-61页 |
| ·桩身位移 | 第54-56页 |
| ·土体加速度 | 第56-57页 |
| ·超孔隙水压力 | 第57-60页 |
| ·桩身弯矩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 ·后续工作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