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羊论文

河北小尾寒羊多脊柱调控基因Btg2和NR6A1的多态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1页
   ·前言第11-12页
   ·绵羊多脊椎性状概述第12-13页
   ·国外动物多脊椎现象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及ActRIIB 基因与脊椎数的关系研究进展第13-14页
     ·同源盒家族基因概况第14-15页
   ·国内动物多脊椎性状研究进展第15-16页
   ·该论文中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B 细胞易位基因2第16-17页
     ·生殖细胞核因子第17-18页
   ·试验中所涉及的分子标记方法第18-20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8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18-19页
     ·单链构象多态性第19页
     ·单体型分析第19-20页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21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20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1页
   ·试验材料第21-23页
     ·试验绵羊来源及采样方法第2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2页
     ·主要分析工具软件第22页
     ·药品和酶第22页
     ·溶液试剂配制第22-23页
   ·试验方法和步骤第23-31页
     ·绵羊肌肉和血液中DNA 的提取和检测第23-25页
       ·从绵羊肌肉中提取DNA 的步骤第23-24页
       ·提取基因组DNA 的OD 测定第24页
       ·基因组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24-25页
     ·Bt92 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第25-28页
       ·Bt92 基因的引物设计第25-26页
       ·最佳PCR 条件的建立第26页
       ·琼脂糖凝胶检测第26-27页
       ·Bt92 基因突变位点的限制性酶切(RFLP)分析第27-28页
     ·NR6A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第28-31页
       ·引物设计及PCR 反应条件第28-29页
       ·NR6A1 基因扩增产物SSCP 最佳条件的建立第29-30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染色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绵羊肌肉样品基因组DNA 的提取结果第31页
   ·BTG2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第31-37页
     ·Bt92 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第31-32页
     ·Bt92 基因突变位点的PCR 扩增第32-33页
     ·Bt92 基因A150G 位点的多态性分析第33-34页
       ·A150G 位点PCR-RFLP 分析第33页
       ·A150G 位点不同表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3-34页
     ·Bt92 基因C243T 位点的多态性分析第34-35页
       ·C243T 位点的PCR-RFLP 分析第34-35页
       ·C243T 位点的不同表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5页
     ·Bt92 基因A607G 位点的多态性分析第35-37页
       ·A607G 位点的PCR-RFLP 分析第35-36页
       ·A607G 位点的不同表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第36-37页
     ·Bt92 基因3 个突变位点的单体型分析第37页
   ·NR6A1 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第37-43页
     ·NR6A1 基因P2、P3 引物的PCR 扩增及多态分析第37-38页
     ·NR6A1 基因P1、P4~P8 引物的PCR 扩增第38页
     ·NR6A1 基因P1、P4、P6、P7 和P8 引物的PCR-SSCP 结果分析第38-39页
     ·NR6A1 基因P5 引物的多态性分析第39-41页
       ·NR6A1 基因P5 引物的PCR-SSCP 分析第39-40页
       ·NR6A1 基因P5 引物的测序分析第40页
       ·NR6A1 基因外显子5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分析第40-41页
     ·NR6A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43页
4 讨论第43-51页
   ·样本的采集第43页
   ·DNA 的提取第43页
   ·影响PCR 扩增反应的因素第43-44页
     ·模板的质量第43-44页
     ·反应的退火温度第44页
     ·Mg~(2+)浓度第44页
     ·PCR 共溶剂的作用第44页
   ·影响SSCP 检测效果的因素第44-47页
     ·PCR 扩增产物的长度第44-45页
     ·点突变的位置第45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交联度和胶浓度第45页
     ·甘油的添加第45-46页
     ·SSCP 结果的分析第46页
     ·电泳条件第46页
     ·上样缓冲液与变性第46-47页
   ·PCR-RFLP 反应的影响因素第47页
     ·PCR 的扩增效果第47页
     ·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第47页
     ·酶切体系的确定第47页
   ·BTG2 基因与多脊椎性状的关系第47-48页
     ·小尾寒羊Bt92 基因突变位点与多脊椎性状的关系第47-48页
     ·Bt92 基因的单体型分析第48页
     ·3′非编码区与多脊椎性状的关系第48页
   ·NR6A1 基因与多脊椎性状的关系第48-49页
   ·NR6A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页
   ·与多脊椎性状相关基因间的联系第49-50页
   ·试验中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第50-51页
     ·试验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第50页
     ·其他研究方法的探讨第50-51页
5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57-58页
作者简历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豆秸、饲用甜高粱饲喂绵羊效果研究
下一篇:鸡贫血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