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贬谪词的界定及其创作背景 | 第7-14页 |
第一节 北宋贬谪词之界定 | 第7-10页 |
第二节 北宋贬谪词发展之背景 | 第10-14页 |
第二章 词人个案分析 | 第14-34页 |
第一节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晏殊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如今薄宦老天涯"——欧阳修" | 第16-18页 |
第三节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 第18-24页 |
第四节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 | 第24-29页 |
第五节 "沈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周邦彦 | 第29-34页 |
第三章 贬谪词风格分析 | 第34-45页 |
第一节 乐观旷达 | 第34-38页 |
第二节 悲苦哀伤 | 第38-43页 |
第三节 含蓄理性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北宋贬谪词的发展嬗变述略 | 第45-50页 |
第一节 以晏欧为代表的萌芽期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苏轼"以诗为词"开拓影响下的快速发展期 | 第46-48页 |
第三节 以周邦彦回归传统为代表的词律规范期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一 | 第56-64页 |
附录二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