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治疗学论文

闽江流域病原性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检测及抗药性分析

缩写词汇表第1-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Ⅰ文献综述第14-27页
 1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危害第15页
   ·病原性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第15-16页
   ·大肠杆菌(细菌)的耐药性机制第16-18页
 2 细菌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8-27页
   ·整合子—基因盒的概念第18-19页
   ·整合子的结构第19页
   ·整合子的分类及分布第19-21页
   ·基因盒的结构第21-22页
   ·基因盒的种类第22页
   ·基因盒的移动第22-23页
   ·基因盒的表达第23-24页
   ·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的传递第24-25页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检测方法第25-27页
Ⅱ材料与方法第27-36页
 1 材料第27-28页
   ·供试材料第27页
   ·菌种第27页
   ·试剂第27页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第27-28页
   ·主要仪器第28页
   ·常用的生物信息分析的相关软件及网站第28页
 2 方法第28-36页
   ·Ⅰ型整合子阳性参照菌株的确定第28-31页
     ·Ⅰ型整合子遗传标记Ⅰ型整合酶的PCR 扩增第28页
     ·PCR 产物的克隆测序第28-31页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第28-29页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61]第29-30页
       ·连接反应第30页
       ·转化第30页
       ·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第30页
       ·目的片段的测序与数据分析第30-31页
   ·500 株携带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的PCR 检测第31-32页
     ·模板的制备第31页
     ·Ⅰ型整合酶部分特异性片段的扩增第31-32页
   ·药敏实验第32页
     ·纸片质控第32页
     ·大肠杆菌整合子阳性100 株及阴性100 株的药敏实验第32页
     ·统计学处理第32页
   ·Ⅰ型整合子可变区的检测与分析第32-36页
     ·Ⅰ整合子可变区的扩增及产物回收第32-33页
     ·Ⅰ整合子可变区限制性酶切分析(RFLP)第33-34页
     ·Ⅰ型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的克隆及测序第34-36页
Ⅲ结果与分析第36-50页
 1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的确定第36-38页
 2 携带Ⅰ型整合子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第38-39页
 3 药敏实验结果分析(整合子与细菌抗药性的关系)第39-42页
 4 Ⅰ型整合子基因盒的检测、酶切分析及克隆测序结果第42-50页
   ·Ⅰ型整合子可变区扩增结果第42-43页
   ·RFLP 分析结果第43页
   ·可变区克隆测序结果第43-50页
Ⅴ讨论与小结第50-55页
 1 讨论第50-54页
   ·方法的选择第50页
   ·本研究的独特性第50-51页
   ·抗生素使用时间和细菌耐药性第51页
   ·水体中大肠杆菌分离物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原因分析第51-52页
   ·细菌耐药性与基因盒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第52-54页
 2 小结第54-55页
附表 1 整合子药敏实验结果总表第55-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度对小菜蛾咬食后菜心释放挥发物及其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日本血吸虫重组烯醇化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