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国内外水景设计的历史沿革 | 第9-12页 |
·国外的水景设计 | 第9-10页 |
·国内的水景设计 | 第10-11页 |
·现代的水景设计 | 第11-12页 |
·节约型水景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水力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水体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水景美学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节约型水景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15-17页 |
第2章 绪论 | 第17-21页 |
·研究范畴 | 第17页 |
·基本概念 | 第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3章 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的探讨 | 第21-39页 |
·山地公园水资源的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水汽循环 | 第21-22页 |
·水量平衡 | 第22-23页 |
·时空分布 | 第23-24页 |
·山地公园水资源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地表的水资源 | 第24-25页 |
·地下的水资源 | 第25-26页 |
·影响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的自然因子 | 第26-33页 |
·气候 | 第26-28页 |
·地形 | 第28-30页 |
·土壤 | 第30-32页 |
·植被 | 第32-33页 |
·影响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的工程因子 | 第33-37页 |
·水体 | 第33-34页 |
·基址 | 第34-35页 |
·护岸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调查分析 | 第39-53页 |
·综合公园——鹅岭公园 | 第39-43页 |
·社区公园——红师公园 | 第43-47页 |
·专类公园——沙坪公园 | 第47-49页 |
·带状公园——珊瑚公园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的模式与途径 | 第53-77页 |
·节约型水景设计的模式 | 第53-54页 |
·水景水资源的综合潜力评估途径 | 第54-60页 |
·山地公园水景水资源水量潜力评估 | 第54-57页 |
·山地公园水景水资源分布预测评估 | 第57-59页 |
·山地公园水景水资源景观化潜力评估 | 第59-60页 |
·自然水景的保护与利用途径 | 第60-62页 |
·地表景观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第60-61页 |
·地下水的保护和利用 | 第61-62页 |
·生态水景营造的途径 | 第62-66页 |
·生态水景的节约效果 | 第62-63页 |
·生态水景的设计要点 | 第63-66页 |
·节水技术应用的途径 | 第66-71页 |
·雨水调蓄 | 第66-69页 |
·中水回用 | 第69-71页 |
·植物节水 | 第71页 |
·水景意境模拟的途径 | 第71-73页 |
·水景的意境分类 | 第72页 |
·水景意境的模拟手法 | 第72-73页 |
·重庆市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实例研究——彩云湖湿地公园 | 第73-7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