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国内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对比 | 第18-19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概述 | 第19-22页 |
·国内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国内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对比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人居环境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人居环境相关概念 | 第22-26页 |
·人居环境的定义 | 第22-23页 |
·人居环境的构成 | 第23-24页 |
·人居环境的类型 | 第24-25页 |
·人居环境科学 | 第25-2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 第27页 |
·城市化理论 | 第27-28页 |
·城市化理论 | 第27-28页 |
·城市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 | 第28页 |
·城市规划理论 | 第28页 |
·人类聚居学理论 | 第28-29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31-41页 |
·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概念 | 第31-33页 |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2页 |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意义 | 第32-33页 |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3-34页 |
·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34-36页 |
·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36-41页 |
·指标值的采集及处理 | 第36-37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7-39页 |
·指标综合的方法 | 第39页 |
·结果等级划分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苏州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 第41-5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1-42页 |
·苏州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42-46页 |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标准化处理 | 第43-44页 |
·指标权重确立 | 第44-45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45-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苏州市人居环境质量横向比较 | 第49-52页 |
·原始数据的来源及无量纲化处理 | 第49页 |
·评价结果 | 第49-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章 苏州市人居环境优化建设对策研究 | 第52-59页 |
·苏州市人居环境优化目标、原则与思路 | 第52-53页 |
·苏州市人居环境优化目标 | 第52页 |
·苏州市人居环境优化原则 | 第52-53页 |
·苏州市人居环境优化建设措施 | 第53-59页 |
·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 第53-54页 |
·推进各项公共事业发展 | 第54-56页 |
·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环境保护 | 第56-57页 |
·促进人居环境整合 | 第57-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创新之处 | 第59页 |
·问题与不足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2页 |
1.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调查表 | 第65-70页 |
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