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9页 |
第一章 平等就业权及其民事司法救济概况 | 第19-26页 |
·平等就业权的界定 | 第19-24页 |
·平等权概说 | 第19-20页 |
·劳动权概说 | 第20-21页 |
·平等就业权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平等就业权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平等就业权民事司法救济概况 | 第24-26页 |
·民事司法救济的意义 | 第24-25页 |
·我国平等就业权民事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平等就业权民事司法救济中的实体法问题研究 | 第26-34页 |
·我国的现行法律依据 | 第26-28页 |
·宪法依据 | 第26-27页 |
·部门法依据 | 第27-28页 |
·国际公约对于平等就业权的规定 | 第28-29页 |
·主要的国际公约 | 第28页 |
·国际公约对于平等就业权的定义 | 第28-29页 |
·我国的立法缺陷及其理论分析与对策 | 第29-33页 |
·立法上的缺陷 | 第29-31页 |
·我国立法缺陷的理论分析 | 第31-33页 |
·对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建议 | 第33-34页 |
·扩大“劳动者”的概念 | 第33页 |
·明确就业歧视的定义 | 第33页 |
·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平等就业权民事司法救济的程序问题研究 | 第34-47页 |
·平等就业权民事司法救济中立案审查制度问题 | 第34-38页 |
·制度的一般理论问题 | 第34-36页 |
·民事立案审查制度给平等就业权民事司法救济带来的问题 | 第36-37页 |
·具体对策 | 第37-38页 |
·主体适格问题 | 第38-43页 |
·一般主体适格的条件 | 第38-40页 |
·我国公益主体的参与状况 | 第40页 |
·国外的立法实践 | 第40-42页 |
·理论分析与对策 | 第42-43页 |
·举证责任问题 | 第43-47页 |
·举证责任的一般理论 | 第43-44页 |
·举证责任倒置 | 第44-46页 |
·平等就业权案件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必要性 | 第46页 |
·具体对策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