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概念阐释 | 第13-23页 |
(一) 同一性还是统一性 | 第13-15页 |
(二) 矛盾同一性的不同解释 | 第15-18页 |
1. 中国古代朴素的矛盾同一性 | 第15-16页 |
2. 西方朴素的矛盾同一性 | 第16-17页 |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同一性 | 第17-18页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是辩证的同一性 | 第18-23页 |
1. 矛盾同一性和对立性 | 第18-19页 |
2. 辩证的同一性 | 第19-23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主要内容 | 第23-30页 |
(一) 矛盾直接同一性和间接同一性 | 第23-25页 |
(二) 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 第25-27页 |
1. 对立面相辅相成 | 第26页 |
2. 对立面互相创造 | 第26-27页 |
(三) 对立面的相互贯通 | 第27-30页 |
1. 对立面相互渗透 | 第27-28页 |
2. 对立面互相转化 | 第28-30页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历史演进 | 第30-40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批判继承 | 第30-32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发展的社会历史形态 | 第32-35页 |
(三)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思想的发展 | 第35-37页 |
(四) 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思想的发展 | 第37-40页 |
四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当代价值 | 第40-49页 |
(一) 矛盾同一性与和谐 | 第41-45页 |
1. 和谐 | 第41-42页 |
2. 矛盾与和谐 | 第42-44页 |
3. 矛盾同一性与和谐 | 第44-45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同一性思想在当代的运用和发展 | 第45-49页 |
1. 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体现 | 第45-46页 |
2. 二在解决港澳台湾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 第46-47页 |
3.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的新发展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 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