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原核表达及结构预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口蹄疫研究进展 | 第12-33页 |
·口蹄疫病毒生物学特征 | 第12页 |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 第12-15页 |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诊断 | 第16-19页 |
·凝集试验 | 第16页 |
·琼脂扩散试验 | 第16-17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17-19页 |
·透明带TM色谱测试技术 | 第19页 |
·免疫电压生物传感器 | 第19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第19-22页 |
·核酸探针法 | 第20页 |
·核酸指纹图法(T1酶谱法) | 第20页 |
·核酸序列分析法 | 第20-21页 |
·多肽分析法 | 第21页 |
·RT-PCR | 第21-22页 |
·防治 | 第22-28页 |
·传统疫苗 | 第22-23页 |
·新型疫苗 | 第23-27页 |
·RNA干扰 | 第27-28页 |
·蛋白质结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X射线晶体衍射法 | 第28页 |
·核磁共振技术 | 第28-29页 |
·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 第29页 |
·圆二色性光谱法 | 第29-30页 |
·蛋白质三维结构理论预测方法 | 第30-32页 |
·同源模建 | 第30-31页 |
·折叠识别法 | 第31页 |
·从头预测法 | 第31-32页 |
·展望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第33-54页 |
·材料 | 第33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33页 |
·生物试剂 | 第33页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45页 |
·VP1基因的PCR扩增 | 第33-36页 |
·VP1基因的T载体克隆 | 第36-39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2页 |
·VP1序列测定 | 第42页 |
·PET-28a-VP1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2-44页 |
·PET-41a-VP1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4页 |
·重组PET-28a-VP1蛋白的变性Ni柱纯化 | 第44-45页 |
·Western-blot分析 | 第45页 |
·结果 | 第45-52页 |
·VP1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45-46页 |
·VP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PET-28a-VP1诱导表达与可溶性分析 | 第47-50页 |
·pET-41-VP1的诱导表达 | 第50-51页 |
·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 | 第51页 |
·VP1蛋白的western-blot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结构预测及分析 | 第54-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页 |
·VP1氨基酸序列 | 第54页 |
·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54页 |
·结果 | 第54-65页 |
·VP1蛋白一级结构分析 | 第54-57页 |
·VP1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第57-63页 |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不规则评估 | 第63-64页 |
·蛋白质结构模型评估 | 第64-65页 |
·VP1蛋白柔性、抗原性及表面可及性分析 | 第65页 |
·VP1蛋白三级空间结构 | 第65-68页 |
·VP1蛋白三维模型 | 第65-66页 |
·不同旋转角度的VP1蛋白三维模型 | 第66-67页 |
·VP1蛋白空间结构预测结果评估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4页 |
附录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