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在场馆门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意义与典型应用 | 第12-15页 |
·人脸识别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人脸识别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7-2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 第24-26页 |
第2章 人脸检测与特征点定位 | 第26-48页 |
·引言 | 第26页 |
·人脸检测 | 第26-30页 |
·基于AdaBoost技术的人脸检测 | 第27-28页 |
·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 | 第28-30页 |
·特征点定位 | 第30-46页 |
·定位算法回顾 | 第31-34页 |
·基于灰度投影的方法 | 第31-33页 |
·基于动态表观模型(AAM)的特征点定位 | 第33-34页 |
·一种联合的人眼精确定位算法 | 第34-44页 |
·基于边缘方向直方图特征的眼睛对区域粗定位 | 第35-37页 |
·基于极小值区域与Krisch的梯度眼睛精确定位 | 第37-40页 |
·联合处理 | 第40-43页 |
·眼睛位置的输出 | 第43-44页 |
·定位实验分析 | 第44-46页 |
·鼻子、嘴部的定位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基于小波重建的光照预处理算法 | 第48-70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光照预处理的几种算法 | 第49-52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49-50页 |
·基于光照经验模型的仿射变换(AT)算法 | 第50-51页 |
·基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的光照补偿算法 | 第51-52页 |
·基于小波重构的光照预处理算法 | 第52-62页 |
·小波基础 | 第52-53页 |
·小波分解 | 第53-55页 |
·小波低频近似系数分析 | 第55-59页 |
·小波人脸重构 | 第59-62页 |
·标准低频近似系数置换 | 第59-60页 |
·基于PCA的低频近似系数重构 | 第60-62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特征提取与分析 | 第70-94页 |
·引言 | 第70页 |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 第70-77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72-73页 |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DA) | 第73-74页 |
·线性子空间核函数扩展 | 第74-77页 |
·面部局部特征的独立分量分析 | 第77-90页 |
·局部特征分析(LFA) | 第77-81页 |
·算法原理 | 第78-79页 |
·分析 | 第79-81页 |
·独立分量分析(ICA) | 第81-88页 |
·ICA简介 | 第81-84页 |
·基于ICA的特征分析 | 第84-88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分量选择 | 第88-90页 |
·实验及分析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5章 算法开发平台及门禁应用 | 第94-118页 |
·引言 | 第94页 |
·人脸识别平台的构建 | 第94-104页 |
·开发环境 | 第96-97页 |
·系统模块介绍 | 第97-104页 |
·人脸的检测模块 | 第98-99页 |
·特征点定位与校验模块 | 第99-100页 |
·光照等预处理模块 | 第100-101页 |
·特征提取与分析模块 | 第101-102页 |
·识别与匹配模块 | 第102-103页 |
·人机交互模块 | 第103-104页 |
·新算法接口模块 | 第104页 |
·大型场馆门禁系统应用 | 第104-108页 |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 | 第104-106页 |
·基于集群计算机的场馆门禁 | 第106-108页 |
·基于MMX/SSE指令的系统加速 | 第108-116页 |
·MMX技术核心 | 第108-110页 |
·MMX加速算法 | 第110-112页 |
·SSE技术核心 | 第112页 |
·好运北京赛测试与北京奥运会场馆门禁应用 | 第112-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