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芍药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种子 | 第10-11页 |
·叶片 | 第11页 |
·茎及芽 | 第11-12页 |
·有关组织培养中褐化的研究 | 第12-15页 |
·褐化发生的原因 | 第12页 |
·影响褐化的因素 | 第12-13页 |
·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化的对策 | 第13-14页 |
·牡丹组植物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2 外植体接种前消毒方法的研究 | 第17-2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19页 |
·消毒试剂和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NaClO浓度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外源及内源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化的影响 | 第20-26页 |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化的影响 | 第20-2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页 |
·不同基本培养基、2,4-D、BA、NAA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不同浓度TDZ对叶片褐化的影响 | 第22-24页 |
·内源生长调节物质PPO活性水平对褐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4 不同处理方法对外植体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26-42页 |
·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40页 |
·吸附剂对外植体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26-30页 |
·抗氧化剂对外植体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30-33页 |
·预处理对外植体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处理对花瓣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处理方法对两种芍药褐化抑制效果的差异 | 第37-38页 |
·不同芍药资源对褐化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取材部位对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不同浓度PVP对愈伤组织褐化抑制的影响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5 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第42-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TDZ、2,4-D、NAA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 第42-43页 |
·TDZ、KT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43页 |
·有关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的问题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