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朝45区块扶杨油层层序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10页
前言第10-14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四、研究工作量及成果第13-14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16页
第二章 层序的划分与对比第16-29页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第16-18页
   ·层序划分与对比的基本方法第18-21页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第18页
     ·确定基准面旋回的级次第18-20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案第20-21页
   ·层序界面的识别第21-29页
     ·三级层序界面第21-23页
     ·四级层序界面第23-24页
     ·五级层序界面第24页
     ·六级层序界面第24-29页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第29-46页
   ·沉积体系和物源方向研究第29-32页
   ·沉积微相类型及识别标志第32-37页
     ·三角洲平原亚相第33-34页
     ·三角洲前缘亚相第34-37页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37-40页
     ·单井相划分方法第37页
     ·单井相划分结果第37-40页
   ·连井沉积相分析第40-42页
   ·平面相分析第42-46页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第42-44页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分析第44-46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第46-52页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第46-48页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与校正第46页
     ·主要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第46-47页
     ·储层物性研究第47-48页
   ·储层分类第48-49页
   ·储层非均质性第49-52页
     ·渗透率非均质评价指标第50页
     ·非均质性评价第50-52页
第五章 成藏研究第52-65页
   ·成藏条件分析第52-59页
     ·烃源岩条件第52-58页
     ·储层条件第58页
     ·盖层特征第58页
     ·圈闭类型第58-59页
     ·运移条件第59页
   ·油气成藏模式第59-61页
   ·油藏的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第61-63页
   ·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第63-65页
     ·超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第63-64页
     ·断层是该区控制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第64页
     ·砂岩发育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详细摘要第71-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石力学性质与电性相关性数学模型研究
下一篇:海拉尔盆地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