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女性解放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历程 | 第7-8页 |
·第一阶段强调男女平等 | 第7页 |
·第二阶段强调男女差别和不同 | 第7-8页 |
·第三阶段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阶段 | 第8页 |
·国内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何萍教授的主要思想 | 第8-9页 |
·王胡瑞教授的主要思想 | 第9-10页 |
·高虹教授的主要思想 | 第10页 |
·李小江教授的主要思想 | 第10-12页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女性解放 | 第12-17页 |
·1949-1978年:政治解放 | 第12-13页 |
·1978-2000年:经济解放 | 第13-15页 |
·2000年:文化解放 | 第15-17页 |
第3章 市场经济给女性解放带来的机遇 | 第17-23页 |
·经济的独立 | 第17-18页 |
·观念的转变 | 第18-20页 |
·婚姻观 | 第18-19页 |
·家庭观 | 第19页 |
·自我认识观 | 第19-20页 |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 第20-21页 |
·政治的进一步解放 | 第21-23页 |
第4章 市场经济对女性解放的挑战 | 第23-33页 |
·角色间的矛盾 | 第23-25页 |
·家庭角色 | 第23页 |
·社会角色 | 第23-25页 |
·性别商品化 | 第25-27页 |
·内涵 | 第25-26页 |
·性别商品化的特征 | 第26页 |
·性别商品化的原因及结果 | 第26-27页 |
·自我主体意识的缺乏 | 第27-29页 |
·我国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变化 | 第27页 |
·我国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矛盾 | 第27-29页 |
·男性的社会异化 | 第29-33页 |
·男性与女性关系的异化 | 第29-30页 |
·男性与社会的异化 | 第30-31页 |
·男性与自身的异化 | 第31-33页 |
第5章 女性解放的新要求 | 第33-46页 |
·文化解放 | 第33-37页 |
·文化转型的内涵 | 第33-34页 |
·文化多样性对女性解放提出的挑战 | 第34-35页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下的冲突 | 第35-37页 |
·自我解放 | 第37-41页 |
·迷途中的羔羊 | 第37-38页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下女性的分裂意识 | 第38-39页 |
·自我解放需增强"自审"能力 | 第39-41页 |
·社会解放 | 第41-42页 |
·性别解放 | 第42-46页 |
·内涵 | 第42-43页 |
·现状 | 第43页 |
·出路 | 第43-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