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装载机论文

轮式装载机驱动桥限滑差速器工作性能分析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装载机的发展状况第7-8页
     ·国外装载机的发展状况第7页
     ·国内装载机的发展状况第7-8页
   ·限滑差速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8-10页
     ·国外限滑差速器的发展状况第8-9页
     ·国内限滑差速器的发展状况第9-10页
   ·限滑差速器的种类第10-12页
     ·转矩感应限滑差速器第10-11页
     ·转速感应限滑差速器第11页
     ·主动限滑差速器第11-12页
   ·限滑差速器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和齿轮碰撞接触理论第15-23页
   ·虚拟样机技术第15页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第15-19页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第15-16页
     ·多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16-18页
     ·ADAMS的求解算法第18-19页
   ·齿轮碰撞接触理论第19-22页
     ·齿轮碰撞接触的理论分析第19-21页
     ·齿轮的碰撞接触刚度系数计算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结构原理分析和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3-32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的结构特征第23-27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的结构第23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中主要零件分析第23-27页
       ·激励壳第23-25页
       ·主从动摩擦片组第25-26页
       ·十字轴第26-27页
       ·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第27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第27-28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零件的实体建模第28-31页
     ·半轴齿轮的实体建模过程第28-30页
     ·限滑差速器其他零件模型的建立及装配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限滑差速器各工况仿真分析第32-58页
   ·限滑差速器虚拟样机的建立第32-36页
   ·各种工况下的仿真分析第36-57页
     ·压实土路面直线行驶工况第36-41页
       ·系统负载与驱动及仿真参数的确定第36页
       ·压实土路面直线行驶仿真结果分析第36-41页
     ·沥青路面直线行驶工况第41-45页
       ·系统负载与驱动及仿真参数的确定第41-42页
       ·沥青路面直线行驶仿真结果分析第42-45页
     ·压实土路面转向工况第45-51页
       ·系统负载与驱动及仿真参数的确定第45页
       ·压实土路面转向行驶仿真结果分析第45-51页
     ·泥泞路面转向工况第51-54页
       ·系统负载与驱动及仿真参数的确定第51页
       ·泥泞路面转向行驶仿真结果分析第51-54页
     ·沥青路面和结冰路面转向工况第54-57页
       ·系统负载与驱动及仿真参数的确定第54-55页
       ·沥青路面和结冰路面转向行驶仿真结果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工作性能分析第58-72页
   ·已知参数第58-59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性能评价参数第59-60页
   ·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偏置比与锁紧系数第60-65页
     ·80 装载机驱动桥限滑差速器偏置比理论工作范围第60-64页
     ·限滑差速器偏置比的确定第64页
     ·理论锁紧系数范围第64-65页
     ·锁紧系数的确定第65页
   ·80 装载机驱动桥限滑差速器工作性能评价第65页
   ·限滑差速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参数第65-71页
     ·摩擦转矩对限滑差速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锁紧系数的影响因素第68页
     ·差速器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十字轴与摩擦片有限元分析第72-79页
   ·十字轴有限元分析第72-74页
     ·十字轴的受力分析第72页
     ·网格划分与约束载荷施加第72-73页
     ·十字轴有限元结果分析第73-74页
   ·从动片有限元分析第74-78页
     ·从动片有限元模型简化处理第74页
     ·施加约束和载荷第74-75页
     ·从动片有限元结果分析第75-76页
     ·凸耳倒圆尺寸对应力的影响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7章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摘要第84-87页
Abstract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PID星钟高精度高稳定度温度控制
下一篇:双向转录/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配H9N1亚型流感病毒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