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软测量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图表清单 | 第10-13页 |
主要缩写符号清单 | 第13-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3页 |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在线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染色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多组分同时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软测量系统非线性滤波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基于染色动力学模型的动态测色方法 | 第27-28页 |
·在线软测量方法 | 第28-30页 |
·本文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30-31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31-33页 |
第2章 间歇式染色过程测色机理研究 | 第33-49页 |
·间歇式染色过程机理及其特点 | 第33-36页 |
·间歇式染色工艺过程 | 第33-35页 |
·间歇式染色过程的特点 | 第35-36页 |
·间歇式染色过程测色机理模型 | 第36-47页 |
·织物K/S 值与染液各组分染料浓度的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计算机测色模型 | 第38-40页 |
·颜色仿真算法 | 第40-41页 |
·CIE1976 L*a*b*色差公式 | 第41-42页 |
·自动校色算法 | 第42-45页 |
·基于调整系数的单位浓度K/S 值算法 | 第45-47页 |
·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软测量原理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染色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 第49-70页 |
·染色动力学模型 | 第49-62页 |
·染料上染率动力学模型 | 第49-53页 |
·染料平衡上染率模型 | 第53-57页 |
·染料上染率与织物表面反射率模型 | 第57-61页 |
·CRT 颜色仿真模型 | 第61页 |
·自动校色算法 | 第61-62页 |
·实例验证 | 第62-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染色动力学模型验证 | 第63-64页 |
·计算机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仿真过程 | 第64-6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4章 低浓度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软测量方法 | 第70-86页 |
·方案设计 | 第70-72页 |
·单一染料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的软测量 | 第72-79页 |
·问题分析 | 第72-73页 |
·单一染料染色过程织物色泽软测量模型 | 第73-77页 |
·仿真研究 | 第77-79页 |
·低浓度混合染料间歇式染色过程织物色泽的软测量 | 第79-85页 |
·问题分析 | 第79页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软测量方法 | 第79-83页 |
·仿真研究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软测量系统非线性滤波算法研究 | 第86-103页 |
·软测量系统非线性滤波问题 | 第86-87页 |
·混合染液吸光度模型 | 第87-91页 |
·吸光度相加性分析 | 第87-89页 |
·非线性吸光度模型 | 第89-91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91-93页 |
·原理与算法 | 第91-92页 |
·EKF 算法测定混合染液染料浓度 | 第92-93页 |
·粒子滤波 | 第93-101页 |
·原理与算法 | 第93-98页 |
·粒子滤波算法测定混合染液染料浓度 | 第98-101页 |
·KF、EKF 和 PF 三种算法的比较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附录 | 第112-118页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