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准正交非满速率空时编码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空时编码信道模型及其设计准则 | 第13-18页 |
·空时编码信道模型 | 第13-14页 |
·空时编码设计准则 | 第14-15页 |
·空时分组码(STBC) | 第15-18页 |
·Alamouti编码方案 | 第15-16页 |
·Alamouti方案的译码 | 第16-17页 |
·仿真结果 | 第17-18页 |
第3章 超正交空时编码 | 第18-23页 |
·超正交码设计 | 第18-20页 |
·超正交编码的分区 | 第20-21页 |
·超正交空时网格码的设计 | 第21-23页 |
第4章 超准正交非满速率空时编码 | 第23-42页 |
·准正交空时码 | 第23-30页 |
·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与译码 | 第23-25页 |
·基于旋转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编译码 | 第25-29页 |
·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性能比较 | 第29-30页 |
·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 | 第30-36页 |
·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的分区 | 第30-32页 |
·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的CGD分析 | 第32页 |
·全速率满增益的编码设计 | 第32-36页 |
·非满速率准正交空时码 | 第36-39页 |
·超准正交非满速率空时码 | 第39-40页 |
·性能分析及其仿真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2-44页 |
·文章总结 | 第42-43页 |
·未来可扩展研究方向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