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和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外CERS 中集群通信系统的现状 | 第11页 |
·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CERS 的基本结构和业务流程 | 第14-17页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第14-15页 |
·CERS 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 | 第15-16页 |
·CERS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 第15页 |
·业务流程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CERS 中集群通信系统调度功能和结构设计 | 第17-29页 |
·集群通信系统的概述 | 第17-20页 |
·集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IDEA 系统和TETRA 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17-20页 |
·CERS 中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调度功能 | 第20页 |
·CERS 中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工作流程 | 第20-24页 |
·CERS 中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CERS 中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21-23页 |
·CERS 中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实施方案分析 | 第23-24页 |
·CERS 中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优化调度功能 | 第29-40页 |
·调制技术 | 第29-34页 |
·正交振幅的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QAM 调制的性能 | 第31-33页 |
·16 进制星型QAM(16-levelStarQAM) | 第33-34页 |
·语音编码技术 | 第34-39页 |
·概述 | 第34页 |
·激励和矢量线性预测编码 | 第34-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分集接收技术对CERS 中集群通信系统调度功能优化的研究 | 第40-60页 |
·分集接收技术基本原理 | 第40-45页 |
·分集技术 | 第40-41页 |
·接收技术 | 第41-42页 |
·分集接收基本原理及分集接收合并的比较 | 第42-45页 |
·运用分集接收技术优化调度功能 | 第45-56页 |
·无线信道对传输过程的影响 | 第45-47页 |
·定量进行分析信道相关性对分集接收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Rayleigh 衰落信道的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瑞利衰落信道下分集接收误码率的数值计算 | 第49-51页 |
·采用分集接收的相关瑞利衰落信道的容量问题 | 第51-52页 |
·瑞利信道下进行的计算机仿真 | 第52-53页 |
·优化调度功能的仿真过程 | 第53-56页 |
·纠错编码和分集接收技术综合应用优化调度功能 | 第56-59页 |
·系统的模型 | 第57页 |
·结论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本文总结 | 第60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