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史论文

“文革”时期湖北荆门县域经济研究--兼论新左派“文革”观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2页
 二、学术前史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文革”前十七年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16-24页
 一、恢复与发展时期(1949-1957)第16-19页
  (一) 恢复时期(1949-1952)第16-17页
  (二) “一五”时期(1953-1957)第17-19页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8-1965)第19-24页
  (一)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60)第19-23页
  (二)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第23-24页
第二章 “文革”十年荆门经济的曲折发展第24-38页
 一、国民经济从全面好转到急剧恶化第24-29页
  (一) “文革”初期动乱对荆门经济的局部影响(1965)第24-26页
  (二) “文革”不断升级,国民经济遭遇急剧恶化(1967-1968)第26-29页
 二、国民经济从恢复到畸形发展到再破坏(1969 年初-1974 年底)第29-35页
  (一) 国民经济的艰难恢复与畸形发展(1969-1971)第29-32页
  (二) 国民经济调整和整顿时期,国民经济逐步出现转机(1972-1973)第32-33页
  (三) “批林批孔”时期,荆门国民经济再遭到破坏(1974)第33-35页
 三、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到再次陷入困境(1975 年1 月-1976 年10 月)第35-38页
  (一) 全面整顿时期,国民经济形势明显好转(1975)第35-36页
  (二)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期间,荆门国民经济再次陷入困境(1975)第36-38页
第三章 对“文革”时期荆门经济的总体评价第38-44页
 一、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的破坏第38-40页
  (一) 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大大降低第38-39页
  (二)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第39页
  (三) 经济效益全面下降第39-40页
  (四) 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第40页
 二、“文革”时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第40-42页
  (一) 发展了地方工业第40-41页
  (二) 支援国家“三线”建设第41页
  (三) 粮食产量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第41-42页
 三、对荆门“文革”时期经济痛定思痛的几点思考第42-44页
余论对新左派“文革”观的省思第44-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以来印尼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广西沿海港口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