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电子商务引起国际贸易创新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2-14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电子商务的定义 | 第17-18页 |
·政府部门的定义 | 第17-18页 |
·专家的定义 | 第18页 |
·企业的定义 | 第18页 |
·电子商务的分类 | 第18-20页 |
·按照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来分类 | 第18-19页 |
·按照开展电子交易的范围来分类 | 第19页 |
·按照使用网络的类型来分类 | 第19页 |
·按照交易对象分类 | 第19-20页 |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 第20页 |
·电子数据交换阶段 | 第20页 |
·基础电子商务阶段 | 第20页 |
·商务社区阶段 | 第20页 |
·协同式商务阶段 | 第20页 |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 第20-23页 |
·物色贸易伙伴 | 第21页 |
·简化了咨询、洽谈 | 第21页 |
·网上订购与支付 | 第21-22页 |
·网络化交易管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电子商务引起国际贸易创新的宏观分析 | 第23-30页 |
·电子商务引起的贸易主体变动 | 第23页 |
·电子商务使交易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 第23-25页 |
·交易工具─由EDI取代有纸贸易 | 第23-24页 |
·支付方式─出现电子货币 | 第24页 |
·交付方式─支付与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 第24-25页 |
·电子商务扩大并深化了国际分工 | 第25页 |
·电子商务催生了弹性企业,使生产更具灵活性 | 第25页 |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全球化 | 第25页 |
·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协作,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 | 第25页 |
·电子商务导致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 | 第25页 |
·电子商务影响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取向 | 第25-26页 |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税收的影响 | 第26-30页 |
·交易地点难以确定 | 第27页 |
·传统的常设机构标准难以适用 | 第27-28页 |
·电子商务的所得性质难以划分 | 第28页 |
·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难题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电子商务引起国际贸易创新的微观实现分析 | 第30-33页 |
·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贸易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创新 | 第30-31页 |
·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贸易磋商方式的创新 | 第31页 |
·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贸易合同订立方式的创新 | 第31-32页 |
·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贸易合同履行方式的创新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引起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0理论的新变化 | 第33-46页 |
·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 第34-42页 |
·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 第34-36页 |
·电子商务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经济学基础的变化 | 第36-37页 |
·比较优势陷阱与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 第37-42页 |
·H-0理论分析 | 第42-46页 |
·H-0理论综述 | 第42-43页 |
·电子商务条件下H-0理论的新变化与新生产要素理论 | 第43-46页 |
第六章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 第46-54页 |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6-48页 |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第46-47页 |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 第47页 |
·电子商务法律建设问题 | 第47-48页 |
·加快我国电子商务进程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加快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 第48-50页 |
·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 第50-52页 |
·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 第52-5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