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李贽“自然”观的时代特质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李贽“自然之为美”文艺思想的主要内涵 | 第14-34页 |
一 李贽的“发愤著书”说——“自然性情”对“礼”的反拨 | 第14-21页 |
(一) 传统的“发愤著书”说 | 第15页 |
(二) 李贽“发愤著书”说的独特内涵 | 第15-21页 |
二 李贽的自然化工论——自然性情对格律法度的反拨 | 第21-26页 |
(一) 明代文坛主情理论思想与复古模拟创作实践的矛盾 | 第21-23页 |
(二) 李贽对自然性情的充分自觉的体认与创作实践 | 第23-26页 |
三 李贽的体性观——个性自我对社会规范的叛离 | 第26-30页 |
(一) 人与文相统一的体性观 | 第26-27页 |
(二) 个性自我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 第27-29页 |
(三) 追求理想人格的深层心理原因 | 第29-30页 |
四 李贽的尚俗观——从审美乌托邦向生活本身的形而下还原 | 第30-34页 |
(一) 李贽“尚俗观”的自觉理论建构 | 第30-32页 |
(二) “尚俗观”的确立与近代民主意识的彰显 | 第32-33页 |
(三) 化雅为俗的人生美学意义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李贽“自然之为美”文艺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34-46页 |
一 对晚明文学思潮的主要影响 | 第35-39页 |
(一) 对公安派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二) 对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 对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影响 | 第37-39页 |
二 对清代文坛的主要影响 | 第39-40页 |
(一) 对钱谦益的影响 | 第39页 |
(二) 对袁枚“性灵说”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三) 对龚自珍“尊情说”的影响 | 第40页 |
三 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 | 第40-43页 |
(一) 从“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中国式“人道主义” | 第41-42页 |
(二) 从“童心”到“本色” | 第42页 |
(三) 从“趣”到“趣味” | 第42-43页 |
(四) 从“快乐自己”到“主观的欣赏” | 第43页 |
四 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 第43-46页 |
(一) 文学是人学 | 第44页 |
(二) 文学尚真情 | 第44-45页 |
(三) 文学忌滥情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页 |
注释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