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防雾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防雾薄膜 | 第11-18页 |
| ·薄膜应用史 | 第11页 |
| ·防雾薄膜的出现 | 第11页 |
| ·防雾薄膜的概念 | 第11-12页 |
| ·防雾薄膜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 ·防雾薄膜性能测试进展 | 第13-16页 |
| ·防雾机理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影响防雾性能的因素 | 第17-18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 | 第18-20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简介 | 第18-19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第19-20页 |
| ·聚甘油酯的性质 | 第20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塑料工业领域的应用 | 第20-21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薄膜中作用过程及机理 | 第21-22页 |
| ·作用过程 | 第21页 |
| ·润湿机理 | 第21-22页 |
| ·喷涂聚甘油脂肪酸酯薄膜防雾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22页 |
|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选题依据 | 第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第2章 聚甘油的合成及测试 | 第23-31页 |
| ·聚甘油的合成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 ·聚甘油的测试 | 第23-25页 |
| ·羟值 | 第23-24页 |
| ·出水量 | 第24页 |
| ·折光率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9页 |
| ·产物基本性质 | 第25-26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7页 |
| ·羟值、出水量、折光率测试结果 | 第27-29页 |
| ·本章小节 | 第29-31页 |
| 第3章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测试 | 第31-43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1页 |
| ·合成方法 | 第31页 |
|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测试及表征 | 第31-32页 |
| ·聚合度 | 第31页 |
| ·酸值 | 第31-32页 |
| ·防雾薄膜的制备及测试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 ·产物基本性质 | 第32-33页 |
| ·聚甘油月桂酸酯的防雾性能 | 第33-35页 |
| ·聚甘油豆蔻酸酯的防雾性能 | 第35-37页 |
| ·聚甘油棕榈酸酯的防雾性能 | 第37-39页 |
| ·聚甘油硬脂酸酯的防雾性能 | 第39-42页 |
| ·酯类防雾性能综合比较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测试 | 第43-49页 |
| ·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3页 |
| ·合成方法 | 第43页 |
| ·酸值的测试 | 第43页 |
| ·防雾薄膜制备及测试 | 第43-44页 |
| ·防雾喷涂液的制备 | 第43页 |
| ·防雾薄膜的制备 | 第43页 |
| ·防雾性测试 | 第43-44页 |
| ·透光率测试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 ·基本性质 | 第44页 |
| ·防雾性能比较 | 第44-45页 |
| ·喷涂后薄膜透光率 | 第45-47页 |
| ·防雾性能稳定性 | 第47-48页 |
| ·与2.5-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比较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 ·工作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