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Turbo码及OvCDM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引言第12-13页
   ·现代无线移动通信第13-17页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第13-14页
     ·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第14-17页
   ·信道模型和信息度量第17-18页
   ·信道容量第18-20页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第18-19页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第19-20页
   ·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第20-22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2-23页
第二章 信道编码和Turbo码基础第23-38页
   ·信道编码的概念第23-24页
     ·信道编码的概念第23页
     ·信道编码的一般分类第23-24页
   ·分组码第24-25页
   ·卷积码第25-27页
     ·非系统卷积(NSC)码第25-26页
     ·循环系统卷积(RSC)码第26-27页
   ·Turbo码基础第27-38页
     ·Turbo码的编码结构第28-29页
     ·Turbo码的分量码编码结构第29-30页
     ·Turbo码交织器第30-32页
     ·Turbo码的码率和删余第32页
     ·Turbo码的译码第32-38页
第三章 Turbo码中的交织器设计第38-45页
   ·交织器设计的两种原则第39-41页
     ·汉明重原则第39-40页
     ·随机性原则第40-41页
   ·典型交织器设计第41-45页
     ·块交织器第41-42页
     ·随机交织器与S交织器第42-43页
     ·LTE标准中的交织器第43-45页
第四章 Turbo码性能仿真第45-52页
   ·LTE标准下的Turbo码结构第45-46页
   ·不同迭代次数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不同译码算法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交织器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生成矩阵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帧长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第五章 OvCDM技术第52-59页
   ·OvCDM的提出第52-54页
   ·OvCDM编码模型第54-59页
     ·OvCDM编码结构第54-56页
     ·OvCDM编码的一一对应关系第56-57页
     ·高维调制技术与线性OvCDM的关系第57页
     ·各种多址技术与线性OvCDM的关系第57-58页
     ·TCM与线性OvCDM的关系第58-59页
第六章 级联OvCDM系统第59-69页
   ·串行级联Turbo OvCDM第59-61页
     ·串行级联Turbo OvCDM的编码结构第59-60页
     ·串行级联Turbo OvCDM的译码第60-61页
   ·串行级联Turbo OvCDM性能分析第61-64页
   ·串行级联Turbo OvCDM的改进译码算法第64-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论文总结第69页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7-7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电信号处理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OFDM中的频偏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