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论文--线路保护论文

具有故障测距功能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引言第9页
   ·故障测距的发展及现状第9-11页
   ·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发展与现状第11-13页
   ·我国微波与光纤通信网的现状第13-14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二章 故障测距方法分类及其比较第15-23页
   ·引言第15页
   ·阻抗法第15-17页
     ·单端测距算法第15-16页
     ·双端及多端故障测距算法第16-17页
   ·行波法第17-20页
     ·早期的行波法第17-18页
     ·现代行波测距第18-20页
   ·其它方法和相关研究第20页
   ·各种方法的比较第20-21页
     ·阻抗法和行波法第20-21页
     ·采用工频量与解微分方程法的比较第21页
     ·单端阻抗测距和双(多)端阻抗测距方法比较第21页
     ·采用集中参数与采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的测距方法比较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分析与对比第23-39页
   ·引言第23页
   ·关于TA极性的说明第23页
   ·电流差动保护第23-37页
     ·全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概述第23-30页
     ·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第30-37页
     ·负序及零序电流差动保护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DF3322EA型光纤差动保护主要算法第39-45页
   ·引言第39页
   ·数字滤波第39-41页
     ·差分滤波器第39-40页
     ·全周傅氏算法第40-41页
   ·突变量启动算法第41-42页
   ·相间功率方向算法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DF3322EA中故障测距算法及仿真第45-51页
   ·引言第45页
   ·故障测距模型第45-46页
   ·基于DF3322EA型光纤差动保护的故障测距法第46-48页
   ·DF3322EA故障测距算法的仿真验证第48-50页
     ·线路模型第48-49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DF3322EA型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实现第51-67页
   ·引言第51页
   ·启动元件第51-52页
   ·同步相量计算第52-53页
   ·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第53页
   ·电流差动元件第53-60页
     ·相电流差动第54-56页
     ·负序电流差动第56-58页
     ·零序电流差动第58-60页
   ·CT断线逻辑第60-61页
   ·CT饱和逻辑第61页
   ·DF3322EA型光纤电流差动保护RTDS试验第61-64页
     ·线路模型第61-62页
     ·试验内容第62-64页
   ·DF3322EA型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装置的现场应用情况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全文总结第67-68页
   ·下一步工作计划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拟方法研究
下一篇:车用电机磁性材料性能稳定性评价技术研究及电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