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8-12页 |
1.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进程 | 第8-10页 |
(1) 法律援助制度萌芽于英国 | 第8-9页 |
(2) 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 | 第9-10页 |
2.法律援助的概念 | 第10页 |
3.法律援助的特征 | 第10-12页 |
二、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第12-17页 |
1.清末法律援助制度的萌芽 | 第12-13页 |
(1) 西方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12页 |
(2) 沈家本《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奏折 | 第12-13页 |
2.民国时期法律援助制度的形成 | 第13-17页 |
(1) 北京政府的"指定辩护" | 第13页 |
(2) 南京政府法律援助制度的完整系统 | 第13-17页 |
三、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大陆的重建与发展 | 第17-23页 |
1.新中国成立后法律援助制度的中断 | 第17-18页 |
2.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18-20页 |
3.法律援助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初具规模 | 第20-22页 |
4.《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 | 第22-23页 |
四、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及改革途径 | 第23-32页 |
1.充分认识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 | 第23-25页 |
2.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 第25-26页 |
3.国内外法律文化遗产不能全盘否定和抛弃 | 第26-28页 |
4.正确看待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 | 第28-30页 |
5.认清改革和完善法律援助体制的主要途径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