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魔芋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魔芋病害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魔芋白绢病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魔芋其他病害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软腐病和白绢病综合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农业防控措施 | 第15-16页 |
·生物防控措施 | 第16-17页 |
·药剂防控措施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0-32页 |
·采样地概况 | 第20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25页 |
·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目的菌分离纯化 | 第22页 |
·目的菌的形态观察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2-23页 |
·目的菌的致病性研究 | 第23页 |
·病原菌的16S rDNA 序列研究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分离株与致病性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病原菌形态观察结果与生物学特性 | 第26-28页 |
·分子鉴定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魔芋白绢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2-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采样 | 第32-34页 |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34页 |
·致病性的测定 | 第34页 |
·病原菌丝体的形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34-35页 |
·病原菌的ITS 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与致病性 | 第36页 |
·病原菌形态观察与部分生物学特性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控研究初探 | 第41-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分离菌 | 第43页 |
·拮抗菌的抑菌率 | 第43-44页 |
·药敏性实验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缩略词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