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增长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增长极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 ·长株潭一体化研究成果简述 | 第17-18页 |
|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创新 | 第18-20页 |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8-19页 |
|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区域增长极机理分析 | 第20-30页 |
| ·增长极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增长极概念 | 第20-21页 |
| ·区域增长极理论实质 | 第21-22页 |
| ·区域增长极的生成机理 | 第22-23页 |
| ·区域增长极效应分析 | 第23-27页 |
| ·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 第23-24页 |
| ·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 第24-25页 |
| ·溢出效应 | 第25页 |
|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动态关系 | 第25-27页 |
| ·区域增长极成本分析 | 第27-30页 |
| ·区域增长极成本的实质:不平衡发展 | 第27页 |
| ·区域增长极成本的动态分析 | 第27-30页 |
| 第3章 长株潭一体化中区域增长极培育基础 | 第30-38页 |
|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 第30-33页 |
|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 ·长株潭一体化中区域增长极的确定 | 第33-38页 |
| ·确定区域增长极要考虑的因素 | 第33-34页 |
| ·长沙成为长株潭区域增长极的优势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长沙成为长株潭区域增长极的实证检验 | 第38-47页 |
| ·指标说明与模型设定 | 第38-39页 |
| ·数据与变量说明 | 第38-39页 |
| ·模型的设定 | 第39页 |
| ·实证检验及解释说明 | 第39-47页 |
| ·方法的选取 | 第39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39-40页 |
| ·协整分析 | 第40-41页 |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1-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47页 |
| ·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 ·选择、培育长沙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 第48页 |
|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 第48-49页 |
| ·加强区域合作,提升长株潭区域整体实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