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科技工作者的内涵及特征 | 第14-19页 |
·科技工作者的内涵和范畴 | 第14-15页 |
·科技工作者的内涵 | 第14页 |
·科技工作者的范畴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5-16页 |
·科技人力资源 | 第15页 |
·科技活动人员 | 第15-16页 |
·科技人才 | 第16页 |
·科技工作者的特征 | 第16-19页 |
·科技工作者的群体特征 | 第16-17页 |
·科技工作者的素质特征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中国科技工作者状况及相关理论评述 | 第19-26页 |
·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历史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评述 | 第20-22页 |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6页 |
第四章 天津市科技工作者现状调查分析 | 第26-51页 |
·问卷调查简介 | 第26-29页 |
·问卷调查的过程简介 | 第26-27页 |
·调查对象的抽取 | 第27-28页 |
·调查标准时间 | 第28页 |
·问卷的质量控制 | 第28-29页 |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9-36页 |
·样本基本信息 | 第29-32页 |
·样本生活状况 | 第32-36页 |
·工作状况分析与描述 | 第36-45页 |
·工作基本情况 | 第36-38页 |
·科技成果及科研活动 | 第38-42页 |
·交流进修培训状况 | 第42-45页 |
·思想状况分析和描述 | 第45-51页 |
·职业评价 | 第45-47页 |
·社会参与 | 第47页 |
·思想状况 | 第47-51页 |
第五章 天津市科技工作者现状调查结论与问题 | 第51-58页 |
·科技工作者群体基本状况的调查结论 | 第51-52页 |
·女性逐渐成为天津市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51页 |
·年龄结构偏于年轻化 | 第51页 |
·学历结构趋于合理,但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短缺 | 第51-52页 |
·科技工作者生活状况调查结论 | 第52-53页 |
·收入水平较低,缺乏激励作用 | 第52页 |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住房问题值得关注 | 第52页 |
·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大,但相关报销手续不太便捷 | 第52-53页 |
·健康状况存在职业病的威胁 | 第53页 |
·科技工作者工作状况调查结论 | 第53-55页 |
·工作时间正常,但是科研时间不太充足 | 第53页 |
·职业与专业相关性强,业务素质过硬 | 第53页 |
·工作条件存在诸多问题 | 第53页 |
·科技成果较少,成果转换率更低 | 第53-54页 |
·科技活动参加较少,缺乏信息来源和单位支持 | 第54页 |
·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低 | 第54页 |
·交流进修需求强烈 | 第54页 |
·获取、了解科技信息的渠道以传统和现代方式相结合 | 第54-55页 |
·科普工作中缺乏信息渠道和政府支持 | 第55页 |
·职业更换仍然存在巨大的阻碍 | 第55页 |
·科技工作者思想状况调查结论 | 第55-58页 |
·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 | 第55页 |
·参政议政渠道不完善 | 第55-56页 |
·科技工作者存在群体性问题 | 第56页 |
·对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姑息同情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改善天津市科技工作者状况的对策建议 | 第58-64页 |
·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58页 |
·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者的学历结构,培养高学历人才 | 第58-59页 |
·改善科技工作者生活工作条件,解除其献身科技事业的后顾之忧 | 第59页 |
·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掘科技工作者潜能 | 第59-60页 |
·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其组织和服务的能力水平 | 第60页 |
·打造一支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科技工作者队伍 | 第60-61页 |
·健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配套政策保障体系 | 第61-62页 |
·营造发挥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良好环境 | 第62-63页 |
·努力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