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主题的背景与目的 | 第9页 |
| ·研究主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15-16页 |
| ·最优货币区的概念 | 第15页 |
| ·划分货币区的标准 | 第15-16页 |
|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 第16-20页 |
| ·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7-18页 |
| ·最优货币区(OCA)指数法 | 第18页 |
| ·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 | 第18-20页 |
| 第3章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的东亚货币合作现状 | 第20-28页 |
| ·美国次贷危机之前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 | 第20-23页 |
| ·“10+3”合作模式 | 第20页 |
| ·清迈协议 | 第20-23页 |
| ·亚洲债券基金 | 第23页 |
|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的东亚货币合作新进展 | 第23-28页 |
| ·美国金融动荡对东亚的影响 | 第23-26页 |
| ·美国次贷危机中的东亚货币合作新进展 | 第26-28页 |
| 第4章 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模式、可能性、路径及实证分析 | 第28-45页 |
| ·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选择 | 第28-30页 |
| ·单一货币联盟─欧元模式 | 第28页 |
| ·主导货币区域化─美元模式 | 第28-29页 |
| ·多重货币联盟─东亚的现实选择 | 第29-30页 |
| ·东亚建立最优货币的可能性 | 第30-36页 |
| ·采用OCA指数法研究东亚组建最优货币区的可能性 | 第31-33页 |
| ·东亚组建最优货币区可能性的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33-36页 |
| ·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路径分析 | 第36-45页 |
| ·东亚五个亚群的实证结果 | 第37-41页 |
|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1-44页 |
| ·结论分析 | 第44-45页 |
| 第5章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及战略分析 | 第45-52页 |
| ·中国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 第45-49页 |
| ·改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竞争中的弱势地位需要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 | 第45-47页 |
| ·发展中国经济需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 | 第47-49页 |
| ·人民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战略分析 | 第49-52页 |
| ·中华货币区 | 第49-50页 |
| ·东盟+中国货币区 | 第50-52页 |
| 第6章 东亚货币合作设想:中国视角 | 第52-59页 |
| ·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建立亚洲货币基金 | 第52-54页 |
| ·东亚货币合作的阶段设想 | 第54-57页 |
| ·短期目标:实现中华货币区 | 第54-55页 |
| ·中期目标:中国+东盟货币区的实现 | 第55页 |
| ·长期目标:建立以人民币核心的亚洲单一货币 | 第55-57页 |
| ·我国为实现单一货币应创造的条件 | 第57-59页 |
| ·加强同东亚地区各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 | 第57页 |
| ·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 | 第57-58页 |
| ·积极推进中华货币区的建设 | 第58页 |
| ·有步骤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