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层中斜桩沉降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斜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倾斜单桩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倾斜群桩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群桩基础沉降性状及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 | 第16-41页 |
·竖向荷载下的群桩沉降性状分析 | 第16-18页 |
·端承型群桩的沉降性状 | 第16页 |
·摩擦型群桩的沉降性状 | 第16-17页 |
·群桩的沉降特点 | 第17-18页 |
·影响群桩沉降性状的因素 | 第18-19页 |
·群桩最终沉降的计算方法 | 第19-34页 |
·竖向荷载下斜桩基础沉降计算 | 第34-41页 |
·倾斜桩基础沉降概述 | 第34-35页 |
·倾斜桩基础具体计算方法 | 第35-38页 |
·算例 | 第38-41页 |
第3章 群桩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试验过程 | 第41-46页 |
·群桩的布置及埋设 | 第41-45页 |
·测试元件布置及数据采集 | 第45-46页 |
·加卸载方式、分级和数据观测 | 第46页 |
·群桩桩身荷载—沉降(Q-S)曲线 | 第46-48页 |
第4章 倾斜桩基础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8-63页 |
·ANSYS软件简介 | 第48-49页 |
·数值模型方案设计 | 第49-53页 |
·本构模型 | 第49-51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51-52页 |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单元的选择 | 第5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单元的划分 | 第55-56页 |
·加载 | 第56页 |
·求解 | 第56-57页 |
·后处理 | 第57页 |
·单桩沉降数值分析 | 第57-59页 |
·群桩沉降数值分析 | 第59-63页 |
·群桩沉降曲线 | 第59页 |
·群桩中斜桩倾斜角度对沉降的影响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