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导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路径 | 第16-17页 |
·研究贡献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理论研究 | 第23-31页 |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待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 第23-24页 |
·从“寻租”角度看待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 第24-26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概念 | 第26-28页 |
·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模式 | 第28-31页 |
4. 高校资金管理现状分析及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行 | 第31-38页 |
·高校资金来源和拨付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财政拨款 | 第32-33页 |
·学费收入 | 第33页 |
·其他资金来源 | 第33页 |
·高校资金使用的主要方向和情况 | 第33-35页 |
·高校资金的使用方向 | 第33-34页 |
·高校资金负债情况 | 第34-35页 |
·高校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页 |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 | 第35-38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在高校的实施情况 | 第35-36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 第36-38页 |
5.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的问题研究 | 第38-45页 |
·不利于法人地位的确立, 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相矛盾 | 第38-39页 |
·风险性问题 | 第39-40页 |
·网络风险 | 第39页 |
·财政支付风险 | 第39-40页 |
·会计业务处理问题 | 第40-41页 |
·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不匹配 | 第41-42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筹资能力影响问题 | 第43-45页 |
·影响银行与高校合作,降低了高校的筹资能力 | 第44页 |
·加大了财务风险 | 第44页 |
·加大了资金成本 | 第44-45页 |
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贵州省高等学校的实行分析 | 第45-56页 |
·贵州省高等学校概况及资金管理的基本现状 | 第45-46页 |
·贵州省高等学校资金管理现状 | 第45-46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贵州省高校的促进作用 | 第46-48页 |
·有利于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 | 第46-47页 |
·有利于规范、监督高校财务管理 | 第47页 |
·有利于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 | 第47-48页 |
·加快了高校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 | 第48页 |
·国库集中支付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 | 第48-52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学校预算编制——细化部门预算的编制 | 第49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学校资金支付——制定国库集中支付实施方案,严格划分支付范围和支付方式 | 第49-50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学校预算执行——编制内部用款计划,按季度执行预算 | 第50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学校现金的支用和管理——严格按现金管理办法执行 | 第50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学校的会计核算 | 第50-52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银行对账——将每一类、款、项的最底级财政科目视同一个银行账户管理 | 第52页 |
·国库集中支付与决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各类财政拨款按实际支用数填报 | 第52页 |
·贵州省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的环境条件 | 第52-56页 |
·加强学习,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 第52-53页 |
·设立国库收付岗位,做好账务处理的准备工作 | 第53页 |
·做好支付范围划分工作 | 第53页 |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第53-55页 |
·积极主动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代理银行沟通和联系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