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升钟水库库区景观格局与优化对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景观格局相关概念概述 | 第11-12页 |
|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 第11-12页 |
|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 第12-13页 |
| ·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 | 第13-14页 |
| ·“3S”技术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 ·遥感为景观格局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 第14-15页 |
| ·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作用 | 第15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 ·“3S”技术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3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 ·自然环境 | 第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 ·气候 | 第18-19页 |
| ·土壤 | 第19页 |
| ·自然资源 | 第19-20页 |
| ·水文资源 | 第19页 |
| ·森林植物资源 | 第19-20页 |
| ·野生动物资源 | 第20页 |
| ·旅游资源 | 第20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2页 |
| ·人口状况 | 第20页 |
| ·经济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 ·林业在南部县生态、经济方面的作用 | 第22-23页 |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 ·遥感影像的处理 | 第25-27页 |
| ·研究区数据的获取 | 第25页 |
| ·影像的几何校正 | 第25页 |
| ·影像的融合 | 第25-27页 |
| ·研究区的裁剪 | 第27页 |
| ·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27-28页 |
| ·景观要素类型划分 | 第28页 |
| ·监督分类 | 第28-31页 |
| ·分类精度评价 | 第31页 |
| ·分类后处理 | 第31-32页 |
| 5 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 ·景观格局指数 | 第32-33页 |
| ·斑块类型水平分析 | 第33-36页 |
| ·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 第36-37页 |
| ·景观总体特征 | 第37页 |
| 6 研究区景观格局的优化 | 第37-45页 |
| ·景观格局优化的原则 | 第37-39页 |
| ·景观功能类型划分 | 第39-40页 |
|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 | 第40-43页 |
| ·景观基质优化 | 第40页 |
| ·景观斑块调整 | 第40-42页 |
| ·生态廊道建设 | 第42-43页 |
| ·景观格局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 ·斑块类型面积比例对比 | 第44页 |
| ·景观水平指数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 7 结论 | 第45-46页 |
| 8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