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节 写作背景和目的 | 第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重点 | 第9-1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的历程及行政管理体制情况 | 第10-23页 |
第一节 境外开发区发展历程及管理体制情况 | 第10-15页 |
一、境外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2页 |
二、境外开发区管理模式的类型 | 第12-14页 |
三、国外开发区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开发区发展历程及行政管理体制情况 | 第15-23页 |
一、我国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7页 |
二、我国开发区的管理模式 | 第17-20页 |
三、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主要成果 | 第20-21页 |
四、国内几个典型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特点及优劣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分析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第二节 常州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化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经验 | 第25-27页 |
第四节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0页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分析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 | 第30-34页 |
一、常州高新区的发展定位 | 第30-31页 |
二、当前政府改革的方向 | 第31-33页 |
三、常州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 第35-42页 |
一、总体思路 | 第35-38页 |
二、具体对策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