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安全保障义务 | 第9-15页 |
·安全保障义务的起源与发展 | 第9-11页 |
·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危险责任及危险控制的思想移植到过错责任之中的需要 | 第11页 |
·获利报偿理论 | 第11-12页 |
·社会成本理论 | 第12页 |
·信赖原则 | 第12-13页 |
·可预见性理论 | 第13页 |
·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和性质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网络银行面临的新问题 | 第15-29页 |
·网络银行面临的新问题 | 第15-18页 |
·目前国内法律对网络银行新问题的解决 | 第18-22页 |
·目前国外法律对网络银行新问题的解决 | 第22-26页 |
·美国 | 第22-24页 |
·英国 | 第24-25页 |
·欧盟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网络银行安全保障义务及其法理依据 | 第29-43页 |
·传统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29-31页 |
·网络银行的特殊性及其安全保障义务的界定 | 第31-40页 |
·网络银行的特殊性 | 第31-35页 |
·网络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界定 | 第35-40页 |
·网络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性分析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制度构建 | 第43-49页 |
·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与侵权责任法 | 第43-46页 |
·细化侵权责任法,明确网上银行应当的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 第43-44页 |
·确定有针对性的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 | 第44-45页 |
·个人信息保护,在侵权责任法引入个人的金融信息提供人格权及财产权双重保护 | 第45-46页 |
·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与合同法 | 第46-49页 |
·规定有针对性的电子签名及身份识别制度,保证意思表示的真实 | 第46页 |
·规定有针对性的网上银行免责条款,限制银行抗辩事由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