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1页 |
一、中医对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二、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药物治疗现状 | 第15-16页 |
三、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物理治疗现状 | 第16页 |
四、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功能锻炼 | 第16页 |
五、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微观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六、腰痛症发病机理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七、结语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25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1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21-22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二) 入选标准 | 第21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21-22页 |
(四) 剔除标准 | 第22页 |
(五) 脱落标准及处理 | 第22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22-25页 |
·收集调查过程 | 第22页 |
·调查表的制定 | 第22页 |
·调查内容 | 第22页 |
·质量控制标准 | 第22-23页 |
·治疗方法 | 第23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3-24页 |
·资料处理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5-29页 |
一、患者一般情况 | 第25页 |
二、患者在性别的分布差异的比较 | 第25页 |
三、三组间在第一次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 | 第25-26页 |
四、三组间在第一次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 第26-27页 |
五、三组间在第二次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 | 第27页 |
六、三组间在第三次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 | 第27-28页 |
七、三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第28-29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9-36页 |
一、中医对于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认识 | 第29页 |
二、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内源性改变 | 第29-30页 |
三、Chiropractic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渊源 | 第30-31页 |
四、impulse治疗仪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特色 | 第31-33页 |
五、两者结合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特色 | 第33页 |
六、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注意 | 第33-34页 |
七、脊柱退变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关系 | 第34-35页 |
八、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