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6页 |
| ·血清白蛋白简介 | 第11-17页 |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第11-12页 |
| ·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 | 第12-16页 |
| ·人血清白蛋白的结构 | 第13-14页 |
| ·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页 |
| ·人血清白蛋白的光谱学特征 | 第14-16页 |
|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 第16-17页 |
| ·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 ·紫外吸收光谱法(UV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第17页 |
| ·圆二色谱法(Circular dichroism,CD) | 第17-18页 |
|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 第18-19页 |
| ·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IR) | 第19-20页 |
| ·电化学分析法(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 第20-23页 |
| ·电导分析法(Conductivity analysis) | 第20-21页 |
| ·电位分析法(Potential analysis) | 第21页 |
| ·电解分析法(Electrolytic analysis) | 第21页 |
| ·库仑分析法(Coulometry analysis) | 第21-22页 |
| ·伏安分析法(Voltammetry analysis) | 第22页 |
| ·极谱分析法(Polarograph analysis) | 第22-23页 |
| ·色谱分析(Chromatography) | 第23-24页 |
| ·荧光光谱法在研究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反应中的应用 | 第24-30页 |
| ·结合部位的确定 | 第24-25页 |
| ·结合距离的确定 | 第25-26页 |
| ·荧光猝灭机理的确定 | 第26-27页 |
|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的测定 | 第27-29页 |
|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第29页 |
| ·小分子对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 第二章 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36-47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 ·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BSA 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37页 |
| ·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BSA 作用的圆二色谱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荧光猝灭行为机制的探讨 | 第38-41页 |
| ·用静态猝灭法分析水杨酸金属配合物与BSA 的相互作用 | 第41-43页 |
| ·BSA 的构象变化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铁和铜的华法灵、水杨酸三元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47-59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三元配合物与HSA 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48页 |
| ·三元配合物与HSA 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48页 |
| ·三元配合物与HSA 作用的圆二色谱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 ·荧光光谱 | 第49-50页 |
| ·荧光猝灭方式 | 第50-51页 |
| ·用静态猝灭法分析配合物与HSA 相互的作用 | 第51-52页 |
| ·三元配合物与HSA 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 第52-53页 |
| ·同步荧光光谱 | 第53-55页 |
| ·紫外光谱 | 第55-56页 |
| ·HSA 的构象变化 | 第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华法灵钕、水杨酸钕、华法灵水杨酸钕三种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59-71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9-60页 |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 ·配合物与HSA 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60页 |
| ·配合物与HSA 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60页 |
| ·配合物与HSA 作用的圆二色谱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1页 |
| ·荧光光谱 | 第61-62页 |
| ·荧光猝灭方式 | 第62-63页 |
| ·用静态猝灭法分析配合物与HSA相互的作用 | 第63-65页 |
| ·配合物与HSA 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 第65-66页 |
| ·同步荧光光谱 | 第66-68页 |
| ·紫外光谱 | 第68-69页 |
| ·HSA 的构象变化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