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屋顶设计初探--以重庆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4页 |
1 引言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范围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0-22页 |
2 重庆山地建筑屋顶的特殊性 | 第22-32页 |
·屋顶与地形地貌 | 第22-27页 |
·山地地形的复杂性 | 第22-25页 |
·与平原城市对比 | 第25-27页 |
·屋顶与地域气候 | 第27-29页 |
·重庆地域气候的特殊性 | 第27-28页 |
·防热 | 第28-29页 |
·散热 | 第29页 |
·除湿 | 第29页 |
·水土保持 | 第29页 |
·屋顶与城市景观环境 | 第29-30页 |
·现代屋顶对城市景观贡献 | 第29-30页 |
·山地立体城市绿化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重庆山地建筑屋顶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现存各年代山地建筑屋顶的弊病 | 第32-34页 |
·老建筑屋顶与现代城市形象的矛盾 | 第32-33页 |
·50 年代至80 年代单一的建筑屋顶处理 | 第33页 |
·现代建筑泛滥的屋顶装饰构架 | 第33-34页 |
·设计欠缺 | 第34-37页 |
·现代屋顶设计缺乏与地形的交流 | 第34-35页 |
·现代屋顶设计缺乏与地域气候的协调 | 第35-36页 |
·现代屋顶设计缺乏对山地景观系统的贡献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重庆山地建筑屋顶设计的创作基础 | 第38-58页 |
·传统山地建筑屋顶设计的哲学思想 | 第38-42页 |
·崇尚自然的东方山地观 | 第38-39页 |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 第39-40页 |
·系统观 | 第40-42页 |
·传统山地建筑屋顶的启示 | 第42-53页 |
·传统山地建筑屋顶结构、构造的启示 | 第42-45页 |
·传统山地建筑屋顶适应气候的启示 | 第45-48页 |
·传统山地建筑屋顶形态的启示 | 第48-52页 |
·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观 | 第52-53页 |
·技术发展对屋顶设计的影响 | 第53-56页 |
·低技术 | 第53-54页 |
·高技术 | 第54-56页 |
·适宜技术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适应地形地貌的屋顶形态设计 | 第58-78页 |
·地形与屋顶关系形态归纳 | 第58-62页 |
·接地方式与屋面形式 | 第58-59页 |
·屋顶与山体的关系 | 第59页 |
·不同关系下的设计重点 | 第59-62页 |
·可上人屋顶功能的拓展 | 第62-69页 |
·屋顶可达性分析 | 第62-66页 |
·地下停车场屋顶利用 | 第66-67页 |
·商业大空间的屋顶利用 | 第67-68页 |
·城市阳台与屋顶的结合 | 第68-69页 |
·重庆山地建筑簇群屋顶空间层次 | 第69-72页 |
·山地建筑簇群的屋顶层次演变 | 第69-70页 |
·现代建筑簇群单一建筑高度的屋顶空间层次 | 第70-71页 |
·多层次建筑高度的屋顶空间 | 第71-72页 |
·以山地为依托的高层建筑屋 顶 | 第72-77页 |
·住宅建筑屋顶形态 | 第73-76页 |
·公共标志性建筑屋顶形态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适应地域气候的屋顶构造 | 第78-100页 |
·地域气候与屋顶 | 第78-82页 |
·与屋顶构造设计相关的气候要素特征 | 第78-81页 |
·微气候对于山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 第81-82页 |
·重庆山地地区应对气候的屋顶构造策略原则 | 第82-85页 |
·防热 | 第82-83页 |
·散热 | 第83-84页 |
·除湿 | 第84-85页 |
·适应重庆地域气候的屋顶构造 | 第85-98页 |
·关于日照的屋顶构造 | 第85-87页 |
·关于防热的屋顶构造 | 第87-89页 |
·关于通风和除湿的屋顶构造 | 第89-93页 |
·缓解热岛效应的屋顶绿化 | 第93-96页 |
·引导风向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7 适应山地城市景观的屋顶环境 | 第100-116页 |
·山地城市屋顶景观的研究意义 | 第100-102页 |
·对山地城市景观的解读 | 第100页 |
·山地城市景观系统生态关系 | 第100-101页 |
·我国及重庆屋顶绿化现状 | 第101-102页 |
·合理选择山地城市屋顶绿化类型 | 第102-107页 |
·屋顶绿化优缺点 | 第102-103页 |
·屋顶绿化类型分析 | 第103-105页 |
·利于山地城市屋顶绿化类型 | 第105-107页 |
·多层次山地城市屋顶景观环境打造 | 第107-110页 |
·岸线屋顶景观层次 | 第107-109页 |
·山地屋顶景观层次 | 第109-110页 |
·多维的山地城市屋顶景观环境打造 | 第110-114页 |
·多维景观空间 | 第110-111页 |
·多维视觉景观 | 第111-113页 |
·多维城市轮廓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8 结语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附录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