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犯罪预防与治理论文

电信诈骗犯罪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序言第9-10页
第一章 电信诈骗犯罪概述第10-14页
 第一节 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与发展第10页
 第二节 我国电信诈骗犯罪现状第10-11页
 第三节 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第11-14页
  一、作案手段具有非接触性、隐蔽性强的特点第11页
  二、侵害对象的不特定,受害人分散第11-12页
  三、犯罪集团组织结构严密,分工明确第12页
  四、犯罪成本低,收益巨大第12-13页
  五、作案手段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第13-14页
第二章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与打击难点第14-22页
 第一节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第14-20页
  一、金融类诈骗第14-16页
   (一) 银联信用卡消费诈骗第14页
   (二) 预测股票走势诈骗第14-15页
   (三) 引诱汇款诈骗第15页
   (四) 低息贷款诈骗第15-16页
   (五) 骗取网上银行账号信息第16页
  二、其它电信诈骗第16-20页
   (一) 中奖类诈骗第16-17页
   (二) 冒充熟人、领导或黑社会、绑匪进行诈骗第17-18页
   (三) 利用社会热点诈骗第18-19页
   (四) 网络诈骗第19-20页
 第二节 打击电信诈骗的难点第20-22页
  一、案件管辖乱第20页
  二、案件侦破难第20页
  三、抓捕主犯难、追回赃款难第20-21页
  四、获取证据难第21页
  五、定性难、处理难第21-22页
第三章 完善电信诈骗犯罪相关的立法第22-25页
 第一节 应当对电信诈骗犯罪单独立法第22-23页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完善第23-25页
第四章 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对策第25-30页
 第一节 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对策第25-27页
  一、解决电信诈骗打击难点的对策第25-26页
   (一) 案件管辖问题第25页
   (二) 简化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第25页
   (三) 建立经营案件意识,立争抓获主犯、追回赃款第25-26页
   (四) 加强与电信、金融行业的配合,及时掌控电子证据第26页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对策第26-27页
   (一) 发案后做好取证工作第26页
   (二) 追查被骗资金的流向第26页
   (三) 重视虚拟身份好友,拓展团伙成员第26-27页
 第二节 公安机关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工作制度建设第27-30页
  一、建立反诈骗专线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业队伍第27页
  二、推进多方协作,创建高效打击机制第27-28页
  三、对高危地区进行专项整治和对前科劣迹人员进行帮扶相结合第28页
  四、做好电信诈骗的社会面防范工作第28-30页
第五章 相关行业的规范问题第30-35页
 第一节 电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第30-31页
 第二节 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第31-33页
  一、银行信息查询不便第31页
  二、银行账户监控功能闲置第31-32页
  三、不开放银行卡号编号和银行网点代码信息第32页
  四、银行仅对ATM机取现进行限制第32页
  五、借记卡开卡管理松懈第32-33页
 第三节 严格执行和完善相关行业的规范第33-35页
  一、金融业实名开户制度的严格执行第33页
  二、银行业交易记录保持制度第33页
  三、手机入网实名制落实第33-34页
  四、对声讯台和电信增值业务行业的立法规范第34页
  五、立法规范网上信息发布和网上交易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
下一篇:对徐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