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湖南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8-10页
  (二)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0-12页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第10-11页
  (二)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产业升级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第13-25页
 第一节 产业升级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产业升级的国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二节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第16-18页
  (一)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第16-18页
  (二) 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形式第18页
 第三节 产业升级的动力分析第18-23页
  (一) 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第18-20页
  (二) 科技进步拉动产业升级第20-23页
  (三) 区域经济社会的软、硬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第23页
 第四节 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第23-25页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产业结构升级第25-32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第25-28页
  (一)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产业结构演进第25-26页
  (二) 湖南产业结构国内比较第26-28页
  (三) 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28页
 第二节 湖南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分析第28-30页
  (一) 产业结构低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第28页
  (二) 重工业与轻工业产值比重不协调,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加工贸易比重小第28-29页
  (三) 省内各地区产业参差不齐第29-30页
  (四) 湖南与中部六省(山西除外)产业结构趋同第30页
 第三节 湖南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第30-32页
第四章 湖南的产业选择与升级构想第32-43页
 第一节 湖南优势产业的定位第32-40页
  (一) 湖南优势农业的确定第32-33页
  (二) 湖南优势工业的定位第33-40页
 第二节 湖南主导产业的选择第40-41页
 第三节 湖南支柱产业的选择第41-43页
第五章 湖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分析第43-53页
 第一节 民营经济对湖南产业升级的影响第43-46页
  (一) 湖南省省内各种经济成分的比较第43页
  (二) 湖南省私营企业与发达省市及中部地区的比较第43-46页
 第二节 湖南省外商投资对湖南产业的升级影响第46-47页
 第三节 湖南与外部的竞合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一) 中部省区的竞争合作关系对湖南产业升级的影响第47-49页
 第四节 沿海发达地区的聚集与扩散效应对湖南产业升级的影响第49-53页
  (一)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取得较大的突破第49-51页
  (二) 湖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利因素第51页
  (三) 湖南东部产业转移的不利因素第51-53页
第六章 推进湖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与建议第53-61页
 第一节 加强区域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相结合第53-54页
 第二节 加快产学研相融合,实现经济与产业跨越式发展第54-56页
 第三节 加强中部地区合作,促进中部联动,推动产业升级第56-58页
  (一) 建立中部联动的机制和体制第56-57页
  (二) 拓宽中部联动领域第57页
  (三) 共同推进中部民间团体和各类经济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第57页
  (四) 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第57-58页
 第四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第58-61页
  (一) 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体制第58页
  (二) 创新科技和人才管理机制体制第58-59页
  (三) 创新人才开发与配置的体制机制第59页
  (四) 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为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服务第59-60页
  (五) 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方法,为湖南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新疆主要经济政策绩效评价
下一篇:新疆主导产业选择及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