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冰的人来了》中的伦理价值透视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物化伦理价值体系中人与社会的疏离 | 第11-26页 |
第一节 物占有的尴尬 | 第11-18页 |
一、物化——社会归属感的基础 | 第11-15页 |
二、物化——人与社会的疏离因素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身份的尴尬 | 第18-25页 |
一、社会身份的破碎 | 第19-21页 |
二、文化身份的贬值 | 第21-24页 |
三、宗教身份的空位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伦理价值的颠覆与缺失 | 第26-44页 |
第一节 家庭伦理价值危机 | 第26-36页 |
一、女性的放荡与母性的缺失 | 第26-31页 |
二、男性的不忠与父亲形象的瓦解 | 第31-33页 |
三、家——一个遥远而飘渺的梦 | 第33-36页 |
第二节 自我放逐——自我约束伦理的缺失 | 第36-43页 |
一、膨胀的自我 | 第36-39页 |
二、自由的悖论 | 第39-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伦理价值的建构 | 第44-57页 |
第一节 物抽离下的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 第44-51页 |
一、以友好的交流抗拒孤独 | 第44-48页 |
二、同病相怜给交流以基础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对生命的坚守 | 第51-55页 |
一、梦与酒 | 第52-53页 |
二、狂欢精神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伦理价值的逆向阐释 | 第57-68页 |
第一节 向荒诞的转向 | 第57-62页 |
一、荒诞的世界 | 第58-60页 |
二、痛苦的人生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对荒诞的认同 | 第62-66页 |
一、消解意义 | 第63-65页 |
二、拒绝痛苦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